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校園教化的意蘊

時間:2013/12/24

教化是與道德教育緊密相聯的一個概念。深刻認識教化的意蘊,有助于在現實中加強道德建設。

  教化,是政教風化、教育感化之意。這個概念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荀子在《王制》中指出:“論禮樂,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在《堯問》中有“禮儀不行,教化不成”的論斷。

  西漢是我國歷史上教化理論的完善時期。這一時期的學者對教化的論述很多。漢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陸賈在《新語·無為》中指出:“故曰:堯舜之民,可北屋而封;桀紂之民,可北屋而誅者,教化使然也。”“教化不行,而政令不從。”對教化使用最多的是漢代大儒董仲舒。他在《實性》中說:“性者,天質之樸也;善者,王教之化也。無其質,則王教不能化,無其在教,則質樸不能善。”“教化堤防之……教化立而奸邪皆止也,教化廢而奸邪并出……莫不以教化為大務……教化行而習俗美也。”在《為我者天》中又說,“圣人之道不能獨以威勢成政,必有教化。”自漢武帝起,學者們關于教化的主張被統治者所接受,開始立五經博士行使教化職能,開設太學,設立地方官學,招收弟子,進行教化。不僅如此,為了廣推教化,西漢還設鄉老管教化,要求各級官吏把教化作為自己的職責,并設有檢查獎懲制度。

  教化首先具有政治的意蘊,是一種政治概念。說教化具有政治意蘊,是說它是與政治聯系在一起的,是出于政治目的使用的,亦即為了政權鞏固、統治的穩定而提出并付諸實踐的。教化在西漢被重視源于兩點:其一是秦王朝滅亡的教訓。秦王朝是靠嚴刑酷法來統治社會、治理社會的,是以吏為師的社會,不注重道德教化,結果導致秦政權迅速滅亡。西漢的儒學之士十分關注國家的穩定與發展,他們希望漢王朝能從秦王朝滅亡的教訓中找到長治久安之策。其二是治理國家的需要。漢王朝奪取天下是依靠武力獲得的,但治理國家不能僅僅依靠武力。儒學之士告誡漢王朝的統治者,治理天下只靠武力是不行的,要在恃仗武力的同時,用《詩》、《書》來教化百姓,才能治理好國家,獲得穩固的統治。這種思想一方面是說打天下和鞏固政權不是一回事,打天下可以靠武力,而鞏固政權主要不是靠武力;另一方面是說,鞏固政權要有武力,但更要教化。先秦的荀子是基于人性的分析認為人需要教化。西漢王朝是基于國家治理和政權鞏固提出并實施教化的。如果說在西漢以前教化的主要含義是教育和倫理概念,那么從西漢時起,教化就提升到鞏固國家政權,關乎國家命運的高度,這既是西漢對教化地位作用的高度重視,也是西漢為教化注入的政治內涵。

  其次,教化具有德治的意蘊。德治是治國的一種方略,它一方面要求加強對普通百姓的道德教育,引導人們自覺遵守社會規范和統治秩序,以實現長治久安;另一方面要求統治者起到道德楷模作用,即統治者要以自己的行為為百姓做表率。教化一方面強調對社會的教育風化,一方面強調統治者自己的道德行為對百姓的感化,這使它內在地具有了德治的蘊涵。在一定意義上說,教化是德治的同義語。西漢王朝既著眼于對百姓進行教化,同時也看到了統治者自身德行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在儒家學者看來,無論是教化還是德治,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都是同樣重要的。《漢書·賈誼傳》中有“天下之命懸于太子,太子之善在早諭教與選左右。夫心未濫已渝教化易也。開于道術智誼之指。則教之力也,若服習積貫則左右而已。”這是說行教化重要的是教試太子,因為太子是儲君,而君主的善惡又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治亂;教化太子正是保證君主向善的重要途徑。

  第三,教化具有社會化的意蘊。教化的社會化意蘊有三層含義:其一是說教化是社會化的手段和過程。教化是什么?無非是通過有效的社會教育形式和統治者德行的感化,使社會成員接受現實社會中的政治、道德等規范體系,進而使社會成員能夠遵守社會規范體系,成為具有社會所需要的道德的人。社會化的主要內容是政治社會化和道德社會化:政治社會化是學習政治文化、培養政治立場的過程;道德社會化是學習道德規范,內化道德價值,培養道德情操的過程。以道德社會化來代替政治社會化,是有德治傳統國家通常采用也是西漢王朝采用的方法。其二是說它的對象是面向社會的。這一點也使它與狹義的德育區別開來。狹義的德育對象僅僅是指學生,而教化則不然。教化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這決定了它的對象是社會所有的成員,包括學生而不只是學生,既有官員也有普通百姓,既包括未成年人也包括成年人。單純對未成年人進行道德教育,而無視社會環境的治理和成年人的道德狀況,道德教育不會有理想的效果。其三是社會系統進行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情,僅僅靠學校來進行是不行的。教化突出的是國家和社會對道德教育的關注,尤其是國家和社會組織對道德教育的關注。比如漢代推行教化主要靠國家、社會和各級官員,相比之下學校的作用并不突出。它設官職抓教化,通過表彰先進激勵誘導推行教化,用官員的以身作則和示范作用促進教化,以普及性宣傳教育措施和開辦學校加強教化,通過制度的約束強化教化。具體而言,有目的、有意識地改善社會習俗的帶有教育性質的制度措施,推廣禮教,宣傳倫理規范,歷行勸善懲惡,旌德揚善,表率示范,都是教化的形式。

  可見,教化包括學校的道德教育,但不只是學校道德教育。經驗告訴我們,道德教育只有全社會都來抓,面對所有社會成員進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這是教化的意蘊給我們現代社會的啟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络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 亚洲怡红院久久精品综合 | 婷婷色免费看片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特黄天天看特色大片 |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