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今天表示,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
2020年高考改革: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
黨的十九大中央國家機關代表團分組討論向中外記者開放。陳寶生在討論十九大報告時說,過去的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試點已經落地,經評估取得成功,還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問題。今年,但還有4個省要開始試點,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全面建立。
他說,這次高考改革是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難度最艱巨的一次高考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曾3次主持重大會議研究高考改革方案。
據陳寶生介紹,為了促進教育公平,這5年我國實行了對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專項招生計劃,以及中西部招生協作計劃,多招收了37萬名大學生。“這37萬是什么概念呢?一個大學一年如果有2000個新增新生的話,那就是建了100多所大學。”
他說,中西部高校錄取率最低的省份和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由5年前的15.3%降到了今天的4%以內。此外,到目前為止,30個省份出臺了支持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今年15萬名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報名參加高考,人數是5年前的36.5倍。
“這次高考改革是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難度最艱巨的一次高考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曾三次主持重大會議研究高考改革方案。”陳寶生說。
那這次自高考恢復40年來,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難度最艱巨的高考改革,在邁向全面的新高考制度的路上進展如何?
2014年,國務院曾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標志著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
《意見》出臺后,上海、浙江作為高考改革首批試點,今年6月,兩地改革后的首批高中畢業生已參加高考。
此外,北京、天津、山東、海南作為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省份,2017年秋季學期也進入了高考改革實施階段。
新高考制度想要著力解決哪些問題?一考定終身,區域、城鄉入學機會存在差距,隨遷子女參加升學考試問題,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難……這些問題都是重點解決對象。
打破一考定終身,探索多元錄取機制、給學生更多選擇空間是多地高考改革方案的方向。
在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兩依據、一參考”頗受矚目,即大學錄取學生依據統一高考考試成績,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同時,豐富錄取模式,據了解,浙江的“新高考”方案中,采用“專業+學校”的錄取模式,普通類高考考生可填報80個專業平行志愿。此外,今年上海本科批次的志愿填報及投檔的基本單位由“院校”改變為“院校專業組”。高校根據各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形成若干個“院校專業組”,一個“院校專業組”包括數量不等的專業。因此,本科普通批次志愿填報數量,由往年的最多可以填報10個“院校”志愿,改為最多可以填報24個“院校專業組”志愿。
在擴大學生選擇空間方面,浙江、上海啟動“3+3”科目改革等。今年的浙江考生,必考科目語數外3科統考,外語可考兩次,自選3科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計入總成績,學業水平考試可一年兩考。目前已公布高考新方案的省區市,也大多采用這一模式。
小編推薦:2018中考有特長加分嗎 中考什么特長可以加分
高考改革政策解讀
1、高考改革取消一本線,保留本科線。致使各大院校會設置自己的專業線,好高校,好專業的競爭變得尤為激烈。
2、文理不分科會導致試卷難度上升,對善于文科的學生不利,善于理科的同學擴大了競爭優勢。
3、明面上,英語不再統一在高三進行統考,其競爭變得更加殘酷。名校對于英語成績有要求,這就促使你不斷提高成績。改革前如果你的英語成績不夠好,可以通過優勢學科拉分。高考改革后,英語成績不夠好,甚至可能失去進入名校的資格!
4、三科等級考的存在,使得每門學科都要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