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河南高考改革方案出爐!
2018年秋啟動。
具體變化:
1、取消文理分科;
2、高考實行3+3模式,選考6選3;
3、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
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選考科目考試(簡稱“選考科目考試”)。合格性考試范圍覆蓋國家規定的高中所有學習科目的必修內容。選考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參加同一科目的兩次合格性考試、一次選考科目考試。
進一步規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建立全省規范統一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臺,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真實表現,確保程序嚴格、公開透明、內容真實可信。
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高職院校(含高等專科學校)考試招生與普通高校相對分開,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中職(含技校)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參加文化基礎和專業技能相結合的測試。普通高中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參加職業適應性測試,文化素質成績使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深化考試內容改革。依據國家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培養要求,科學設計命題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突出能力、創新導向,著重考察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8年秋季開始實施
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啟動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
在改革考試科目設置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考生的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含外語聽力)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3個選考科目考試成績組成。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分值不變。
在改革招生錄取機制上,推進基于統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改革。高校要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出對考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要求和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提前向社會公布。
2016年省教育行政部門出臺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正式實施。
新高考制度對初中生的影響
考試科目的變化
改革前: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試科目一共有四科:語文、數學、外語、理綜(或是文綜);改革后:改革后高考采取“3+3”的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選三科進行考試,取消文理科考試區別;新政實行時間: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即現在的初二生開始實行。
影響:文理分科,禁錮學習思維,不利于學生綜合發展。
在中學,實行文理分科之后,理科生只懂得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題海戰術,進行邏輯思維訓練,然而表象之下卻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對于文史知識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學之后缺乏文化底蘊。
而對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識的積累,缺少思維能力的訓練,一到考試就使勁背,完全是培養了“應試性人才”,顯然,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才是對于學生的未來負責,便于學生在中學階段掌握綜合的文化素質,在大學能夠繼續發揮綜合優勢,也為學生在大學階段提供了多種選擇渠道,更為以后的就業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學業水平考試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畢業當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試,考試作為高招畢業和少數高考專業錄取的參考;改革后: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考科目,合格性考試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組織一次(含補考),為高中畢業的依據;選考科目考試時間為高考結束之后,選三科考試計入高考總成績。
新政實行時間: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即現在的初二生開始實行。
影響:首先,高校會逐漸重視對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重視,有助于高三學生重視水平考試而不是單純當做高中畢業考試;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試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減輕高三考生的壓力;最后,三科選三門考試,有利于學生培養自己的學科興趣而不是機械簡單的應試。
外語考試
改革前:高考統考時只考一次,成績計入總成績;
改革后:增加聽力考試內容;高中階段會組織考試兩次外語,取成績最高分計入高考總成績;新政實行時間: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即現在的初二生開始實行。
影響:外語考試在高中階段進行兩次考試,取成績最高者計入總分,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個大手筆,順應了高校的英語課程安排,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壓力,有兩次機會考試,這樣他們有更充足的時間準備和復習。
綜合素質考試
改革前:記錄學生高三學習成績基本情況,除了自主招生學校審核參考外,無其他用處;改革后:根據學生三年在校表現記錄成案,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內容,不僅是自主招生要參考《素質評價表》,高考錄取也會參考。
新政實行時間: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即現在的初二生開始實行。
影響: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好處多多,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改變教師評價觀念,推動教學改革;變革考試評價制度,促進人才培養方式轉變;優化學校整體工作,彰顯學校辦學特色;培養誠信意識,優化社會風氣等等。
面對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學生們應該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