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讓學校文化產生共振效應

時間:2016/6/13

對于深化校園文化內涵、拓展外延,破解校園文化的“孤島”現象,讓校園文化充滿靈動和活力,主動向社區和家長輻射,引發共振效應,更大范圍地實現學校價值觀的認同,提升學校影響力和凝聚力,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提煉學校精神文化

對一個學校來說,它的總精神應該是校訓,多少年以后,當學校生活逐漸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淡化時,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校訓卻往往歷久彌新、記憶永恒。所以,我們從1995年開始尋找學校改革的突破口,就選擇了在校訓的確立上。我們借助50周年校慶的時機,讓廣大師生廣泛了解學校的辦學歷史,面向3000名師生公開征集校訓。那段時間,研究校史、提煉精神、總結理念就成廣大師生熱烈討論的話題。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把“為四十歲做準備”作為我們新時期的校訓。但是,如何把校訓轉化為每一名師生的價值追求,卻不是簡單的口號就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又把校訓的活動進一步推向深入,開展了“我為校訓找理由”活動,一下子就收到了近千條闡釋用語,我們把這些理由印發給全校師生討論,進一步深化了校訓的文化內涵。我們還專門請創意公司設計了碧海藍天、海鷗飛翔為背景的校訓牌,意在為廣大師生創設廣闊舞臺,讓每一名師生都能實現夢想,豎立在大門口,讓所有師生每天都能感受它的召喚,在學校的所有場館景苑、教學辦公用品、學習用品上印制了校訓和誓詞,作為學校的宣傳品牌。有了這個過程,校訓便已經在師生心靈中扎根。而且從那時開始,我們每年舉行一次“為四十歲做準備”的主題征文和演講,通過這種形式,不斷地把我們的教育價值觀推介給歷屆師生,讓學校的文化精神融進他們的血液,激勵他們不斷追求卓越,使校訓成為一面精神旗幟。

二、構建愿景文化

學校發展應該有一個遠景規劃。但這個規劃不能只是幾個人隨便商定一下、發個文件就算完的事情。它必須統籌協調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學校的發展,把發展的目標變成大家共同認可的、能夠激發師生工作學習的激情、變成自覺的使命感和價值觀,付諸行動,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共同愿景。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愿景的規劃過程還給了老師和同學們,經過一個月的反復征詢意見,最后在教代會上,通過了學校五年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寫進了學校章程,明確學校的發展定位是: 爭創示范性、實驗性、特色化的高中名校,同時確定了階段性 發展目標和具體措施以及保障機制。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確立 了整體與個體目標相結合的樹形發展藍圖,進一步把學校的 發展目標具體分解到每一個崗位,引導廣大師生制定自我發 展計劃,學校跟進支持扶助,同時對師生的年度發展目標進行 考核,通過個人和部門業績的串聯和并聯,推進學校整體目標 的實現。這樣,師生在討論學校發展、規劃自我發展、實現自身 價值的過程中,就使共同愿景變成了學校的文化,成為師生自 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

三、課程衍生文化

在新課程背景下,校本課程開發成為學校重要的研究課題。我們確立了自己的課程哲學觀,即“承認差異、尊重個性、面向全體、發展特長,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把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生禮儀、人生規劃與職業生涯、演講與口才列為學生必選科目,同時開設了100多門自然科學課程、人文科學課程、技術技能課程、藝術體育課程、名師講座課程以及綜合實踐類、學生活動類課程,使課程選擇成為一種新的文化元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逐漸形成了以中學生自我鍛造工程為特色的課程文化,學校把一些常規活動像中學生文化藝術節等項目,都通過招標競標的方式,交給學生承辦,鍛煉了學生的能力,豐富了校園生活,促進了學生主動發展。結合課程建設和學生社團活動,我們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建立了校史館、教學資料館、藝術館等,還充分利用當地文化資源,把高密民間藝術瑰寶剪紙,泥塑、撲灰年畫引進課程,開展人文遺產教育;聘任社會各界專業拔尖人才擔任特長生導師,實現名家進校園;因為高密是著名作家莫言的故鄉,我們爭取上級支持,在校園內建成了莫言文學館,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文化承載功能和文化品位。

四、推銷學校文化

向家長推銷學校文化,不是學校文化輸出的單行線,它是一個雙向的互補過程,是學校和所有學生家庭的教育文化的融合與共享。10多年了,我們一直堅持做著一個項目,叫家校合作教育工程。通過開展這個活動,我們把學校的教育理念、辦學思路、教育特色等向家長推介;開放課堂,請家長代表聽課評課,把家長評教作為考核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重要決策舉行家長代表聽證會,即時征詢家長的建議和意見;學校工作定期向家長進行書面匯報;召開個性化家長會,分層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分享教育智慧;開設家長論壇,讓優秀家長開辦家庭教育講座;辦《家長導航》報,開展家長培訓等,讓家長在親身參與中了解、認同、感悟學校文化,用學校文化影響家庭教育,同時,也使家長的成功教育走進學校,實現了教師、家長的互動交流和同頻共振,形成教育合力。學校文化因此在融合中不斷得到豐富和升華。

五、引智凝聚文化

學校文化不應是封閉的自戀式存在,它要面對社區生活環境,接受社區環境的影響,實現自身的變革;同時又以各種方式向社區傳播、滲透自身的理念、內涵,積極融入主流文化體系。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積極探索開放辦學機制,從社區各業界選聘明智人士,建立了社會參與學校管理與監督的學校民主監理委員會,審議學校辦學章程、發展規劃、校務公開、學校建設、行風評議、教學評價等,學校也定期向社區各類機構發布學校的動態信息,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我們主動向社區輻射學校文化的過程;同時,學校民主監理委員會成員因為來自不同的行業,他們能從不同的立場和視角,發揮自身優勢,對學校發展與改革提出建議,給予智力、輿論、政策、資源等方面的支持,促成了多元參與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合作機制和聯動機制,使我們從更寬的視野來檢視自身的文化建設,集聚社會力量、提升自身品質進而推進社區文化,形成了學校、社區共建共享的文化。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先锋影音国产情侣在线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 | 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 中文少妇按摩久久高潮 | 先锋影音最新在线资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