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學班級管理是中學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實現中學學校教育目標,完 成育人任務,起著極其重要作用。而班主任是學校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聯系班級各科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社會的橋梁,是班級的主要管理者,在班級管理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我們作為中學班主任只有深入地了解我們的教育對象(中學生),才能更好地開導、教育和幫助他們健康成長。針對中學生正處于從少年期向青年期的發展階段,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個過渡時期,其生理和心理處于急劇變化的狀態,心理特點很不穩定,具有簡單幼稚和半成熟的特點和處于生理和心理發展高峰,自尊心迅速增強,他們要求得到教師的尊重,同學的敬佩,知識水平有限,判斷能力不強,對自己的評價缺乏全面性和客觀性,成人感的增強,他們不僅想與同齡人交往,而且也想與成年人交往,與教師、父母平等相處的心理現狀,我們既不能采取“惟我獨尊”的壓制方法,也不能過分地相信他們的獨立能力,而應加以正確的指導。
一、給學生適度的自由空間。
現在的孩子在家里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他們要求嚴格,在學校老師時刻高度關注他們的成績和紀律,對他們管制嚴格,在這樣的反復下,學生的心理承受會有所削弱。到進入中學以后,他們開始迫切地要求享有獨立的權利,將父母曾給予的生活上的關照及情感上的愛撫視為獲得獨立的障礙,將教師及社會其他成員的指導和教誨也看成是對自身發展的束縛,開始產生逆反心理。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給學生適度的自由空間。對那些成績薄弱,品行稍差的學生,如果對他們要求高、管制嚴,那么我們天天可以看到他們的錯誤,他們也天天會受到批評,一直下去,他們就會厭學,甚至與班級為敵,我們要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他們鍛煉的機會,讓他們在為班上做事的同時,發現自己其實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心態就會變得積極樂觀起來。當他們犯較小的錯誤時,班主任可以先記賬,不馬上批評他,給他改正的機會,當他犯較大錯誤時,找他當獨談話,指出他以前犯的錯誤,讓他知道班主任對他的行動是了解的,之所以前面沒批評他,是尊重他,渴望他進步。
二、 尊重學生的人格。
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最高獎勵莫過于對他的尊重、肯定和信任。
中學時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發展變化的高峰。是人生中最富于變化的,最不穩定的時期。學生此時尚未完全形成很強的自我意識,非常在乎他人,尤其是教師對他們的看法。此時教師的態度極為重要,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對學生的缺點與不足缺乏耐心,不分場合地挖苦嘲諷,乃至打罵體罰,都會使學生受到極大的心理傷害,甚至導致自尊心與自信心的完全崩潰。蘇格拉底說過:“人有了人格的自尊,必不甘墮為禽獸,而品格也必然提高?!彼?,保護、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是我們每個教師都必須記取的。
三、理解學生的需要
在社會日益發展,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學生的需要是豐富多彩的,有正當的健康的需要,也有不正當的不健康的需要。學生的種種需要如同一股洪流,堵是堵不住的,也不應當堵,但如果放任自流,就會泛濫成災的。如果善于疏導,情感可以滋潤心田。
因此教師應把握時代的特征,應主動消除因“代溝”而產生的理解偏差,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研究中學生的各種需要,想方設法因勢利導,適當滿足學生的需要,特別他們不正當的一健康的需要應加以控制,積極引導,讓他們感到志在千里教師理解他們,從而理解教師地,服從管理,以利于實現教育的目的。對中學生中最令班主任頭痛的早戀問題,更應本著理解學生的原則,積極引導,謹慎處理。
我所教的學生中有一個女生,初一學習思想穩定,成績上佳。但到了初二上學期,上課心不在焉,作業馬馬虎虎,成績急劇下降。經過了解,她正和外班一個男生交往過密,陷入情感的泥潭中難以自拔。問題的癥結找到了,接下去的事情就好辦了,一個周末的下午,我讓他來我的辦公室,直截了當地對他說:“首先祝賀你長大了。我不認為對異性同學有好感是不光彩的;相反,這正證明你長大了,正在走向成熟。”在談話過程中,我以真誠打消了她的顧慮,她慢慢地打開了她的心扉。談話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的時候,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但不能任其發展,不該開花的時候開花,不該結果的時候結果,是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的。希望她把這份感情珍藏起來,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用知識來充實自己。這以后,這位同學上課專心了,成績也漸漸回升。
四、 以師愛激勵學生進步。
師愛是一種以自教師內心的對學生關心、愛護、尊重、信任、期待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學生感情到這種愛以后,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但是據國家相關機構對我國中小學師生關系的調查顯示:48.99%的教師“很愛”學生,而感受到這份“愛”的學生僅有5.61%。導致這種巨大反差的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學生的感受能力差;二是教師愛的方式不當。我們過多地偏愛了那些所謂尖子生,對學生也愛得過于嚴厲了,愛之深,責之切啊!我認為,我們班主任不妨來個“嚴”而不“厲”,古語說“嚴師出高徒”,但嚴厲往往意味著教師態度的強硬、武斷甚至偏執、粗暴,嚴厲會使學生對教師敬而畏之,敬而遠之。久而久之,依賴性、神經質、敵意這些不良心理會從這種重壓下產生。因此,教師對學生對學生的態度應該是嚴格的,而不是嚴厲的。同時,何不來點“反向偏愛”呢?教師應給那些不太優秀,但更需關愛的學生傾注更多的愛。
在師生感情溝通、交融的前提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風,并能在初一入學(定位階段),初二下學期(成型階段)和初三下學期(沖刺階段)這幾個關鍵階段加強管理,一個好的班集體就會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五、管理反思。
在中學班級管理中,我還有重課堂活動管理,輕課外活動管理的缺點,還容易受舊思想觀念的影響,對當前中學生心理特點的認識還不夠,還需要學習和充分采用以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理論為指導的科學性管理方法。
總之,中學班級管理科學化是指遵循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中學班級管理運行的客觀規律,采用科學方法,進行有效管理的過程。一是要有全面育人觀、教書育人觀、管理育人觀、學生主體觀、系統分層管理觀等;二是采取民主和科學相統一的決策,克服單純按個人意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具有統一、高效、精干的班委組織體系和建立起運行合理、穩定靈活、切合實際的班紀班規。努力改變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