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課的途徑主要有:
“同課多輪循環”:執教主備——試教1——觀課——磨課(課后研討、反思改進);試教2——觀課——磨課;試教3——觀課——磨課……
“同課異構”:兩位以上教師同授一節課,各自設計教學方案——試教1——觀課——磨課(課后研討、反思改進);試教2——觀課 ——磨課
試教3——觀課 ——磨課……
說明:執教老師和參加磨課的老師都應參與反思改進環節。
磨課的模式主要有:
“跟進式”磨課:針對突出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問題反復開展磨課活動。磨課采用“一人同課多輪”的課例研究模式磨課。由一位老師執教,幾次試教改進;磨課組老師全程指導,觀課跟進,追蹤研討。從而推動執教者持續改進課堂教學觀念與行為,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與能力。這種磨課方式適用于常態課教學,也適用于教研組幫助教師提高水平的研修活動。
“交流式”磨課:針對教學預設的核心問題開展磨課活動。“交流式”磨課采用“同課異構”的課例研究模式磨課。由幾位不同教師對同一內容進行教學設計。磨課組老師分別聽課,重點觀察教師預設問題的特點。在觀察比較中,發現好的方法、策略等,進行總結提煉,形成典型課例。同時,教師相互學習,彼此對話,共同提升,共享智慧。
“生成式”磨課:針對教學情境問題開展磨課活動。主要是指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等不同學習方式下的不同教學情境。“生成式”磨課采用“多人同課循環”的課例研究模式磨課。由幾位教師對同一教學單元的內容進行教學設計。磨課組老師逐一聽課,重點觀察不同教學情境中生成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參與狀態、思考狀態、情緒狀態。教師在磨課中就“生成”問題充分發表意見,總結出不同學習方式下的教學預設策略、教學組織策略、教學評價策略,形成典型課例。
“引領式”磨課:針對教師“校本研修”、提高教學水平開展的磨課活動。“引領式”磨課采用“邀請式觀課”的課例研究模式磨課。由一位或多位教師運用學導課堂模式上課,邀請教研員、專家等前來聽課。通過專家引領,磨課組共同反思,反復推敲,改進完善教學思路,磨出“精品課”,其他教師參與聽課、聽取專家點評,達到研修提高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