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一般有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三種課型,在這三種課型中采用怎樣的教學模式才能實現高效呢?現就這個問題和大家一起作一下探討。
(一)新授課
新授課最好采用以“導學學案”為載體五步教學法,即把課堂分為以下五步來進行:
1.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答疑解惑
教師讓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任務后,學生根據學案采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去完成任務,對學生解決不了的難點,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共同解決。
2.學生嘗試解題,教師點撥規范
采用小組內討論交流的方法,讓學生嘗試運用自學知識完成典型例題,必要時可以有目的地讓學生上黑板板演,師生再一起修正錯誤,優化解題方法,完善解題步驟,并要求學生整理出來。
3.變式拓展,鞏固強化
對典型例題進行變式訓練,延伸提高,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強化所學知識。本環節仍然是學生先做,再展示修正,教師最后點撥強調。
4.自主整理,歸納總結
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課堂小結,整理本節課所學知識、重點、難點、注意問題等;歸納主要題型,總結解題方法與規律。教師適當進行強調和補充。
5.自我診斷,當堂落實
通過該環節對教學內容進行即時訓練,鞏固新知識,檢驗課堂教學效果。
(二)復習課
1.基礎演練,掌握雙基
課前讓學生通過自學學案完成本節課的知識梳理,做好相應的基礎知識測試題。上課一開始,對自學學案中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小組內展開討論,教師點撥指導。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切實掌握雙基。
2.典例剖析,培養能力
在復習課中,教師要精心選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題,在例題教學時應堅持“不做不講”的原則,鼓勵學生嘗試自己解題,必要時學生之間進行討論,探求解題思路和方法。其次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選擇學生板演例題,以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解題障礙與典型解法.通過學生的板演、批改,引導學生比較各種方法的優劣、總結典型例題的通性通法。
3.變式訓練,提高能力
針對解決過程中出現的有共性的問題,緊扣典例,通過變形條件、變形結論等手段再訓練,進行一題多解、多題一解,從而讓學生熟練掌握通性通法、靈活運用基礎知識,達到提升學科能力的目的.
4.反思總結,鞏固升華
引導學生反思和總結解題所應具備的各種意識、通性通法、最易犯的錯誤等.
5.當堂檢測,及時反饋
教師精選題目,當堂檢測,及時反饋學生對知識與方法的理解掌握情況.
一、什么是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有的人以為是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這樣講,無疑是對的,但未免有失偏頗。我以為,對此定義應稍作調整。教學和學習投入不應是最小,投入的每一份資源都應該有最大化的效益,這才是高效課堂的根本所在。
二、高效課堂的特征和課堂高效的衡量標準
高效課堂的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構,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課堂是否高效的衡量標準是,一看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增長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程度;二看教學效果是通過怎樣的投入獲得的,是否實現了少教多學;三看師生是否經歷了一段雙向激發的愉悅交往過程。
三、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打造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讓數學課堂散發出無限的生命力,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我以為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注重教師自身觀念的轉變,注意和學生的情感交流。傳統課堂教師口若懸河,學生云遮霧繞。這是一種灌輸式的教學,很少存在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增多,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這就要求改變以教師教為主的傳統模式,把課堂的中心地位由教師移向學生。對于初中生中出現的不作為心理、自卑心理、緊張焦慮心理、由特殊家庭所產生的封閉憂郁心理等,教師須用恰當的方式進行關懷,將學生從成長的煩惱中解脫出來。當教師的情感傾注在數學教學中時,學生受直接感染后,會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因此,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用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方可真正地融情于教,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2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應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介紹數學典故和數學家軼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數學原理的發展離不開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例如:將“數學之王——高斯”、“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數學之神——阿基米得”等數學家的生活軼事告之于學生,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和親近數學,消除對數學的生疏感,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營造“生活化”的數學情境,讓學生感受身邊的數學。初中數學知識中有很多難以理解,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引入與生活中類似的情境,讓學生親臨其境,定能讓他們增加學習的樂趣。如在學習與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組的應用有關的“利率問題”、“打折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營業員和顧客進行購物活動。對于“利潤是如何產生的?”、“每件商品的進價、售價和利潤之間有何關系?”等這些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加強課堂組織,高效課堂須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何時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何時引導他們各抒己見、質疑創新;何時發動他們上黑板展示、交換檢查;又于何時展開學習學習競賽等,甚至有些環節可以穿插進行,以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數學教師只有對于課堂環節的教學調控,做到環環相扣、統籌安排,學生才學得輕松愉快、扎實有效,學習任務的完成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初探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時間:201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