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學如何有效激趣
時間:2016/4/6
一、注重運用時政新聞
政治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和時政熱點問題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所謂的時政新聞,主要是指國內外形勢發展的趨勢和狀態,甚至關系到國家的發展方針和法制政策。由此看來,政治學科所涉及的內容極其廣泛,在多個領域當中都有所涉獵。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政治課堂上融入時政新聞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在幫助國家實現對學生的政治教育,使其明白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進而牢牢把握住時代的脈搏,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另外,時政新聞還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得學生能夠以一個發現的眼光來觀察世界,對這門學科也就有了無限的熱愛和無盡的興趣。
二、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吸引學生,正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
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采用生動形象并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一句生動的話、一個笑話、一個有趣的事例都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克服困難、奮發進取的信心。
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通過努力而得來的學習成果能夠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教師一定要以一個公正客觀的態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起學生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具體地說,評價所涉及的內容很廣泛,不僅包括課堂上的反應情況和對相關問題的回答,也包括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教師在批閱學生作業的時候,要多給予一些鼓勵的話語,而不是以一種諷刺的語言來激勵學生。由于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都是不同的,教師對于學生的要求并不能一視同仁,也不能求全責備,而是要因材施教。長此以往,學生能夠在心理上喜歡這門學科和教師,并從學習當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和自信心,進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三、教學要聯系實際,擴大學生視野
思想政治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導生活。教師在教授課程時必須聯系社會生活,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經常介紹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把課文中的抽象概念、觀點和原理還原為具體生動的現實生活,擴大學生視野,激發學生興趣,這是思想政治課的特點,也是優勢。如講述稅收的基本特征,就可聯系建國以來的最大的稅案“金華稅案”“寶日稅案”,布置思考題讓學生收看錄像后,閱讀教材,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在此基礎上,教師再作適當點撥,從而使學生深刻理解稅收的含義、基本特征: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并增強依法納稅、維護稅法的尊嚴及與各種偷稅、欠稅的行為作斗爭的意識。又如講“價值規律”的內容、表現形式與作用時,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去市場調查,了解如生豬、鮮魚、VCD等某種有代表性商品的價格變動性質與原因,并運用所學的原理進行分析,寫出論文。又如講述我國民主法制建設時,則可聯系村委會直選,可組織學生觀看南海市各級村委會直選的電視新聞,可組織學生下鄉調查以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論分析,使學生對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性質、特點、重要性、必要性有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又如講述國際新秩序時,可聯系北約東擴與南斯拉夫問題;講述人的主觀能動性時,可聯系我國軍民的偉大的“抗洪精神”;而講述規律的客觀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則可聯系黃河斷流與黃河治理……總之,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思想政治課一旦與活生生的社會實際、學生實際聯系起來,就不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形象可感,親切可信,有趣實用的學科,學生就自然會興趣盎然,自覺主動地學習。
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從教學內容、策略、方法、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題都是教師事先備課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學習顯得枯燥乏味。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認為:如果學習任務對學生來說是太痛苦的話,那么他遲早會放棄。
多媒體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改變了以講授法為主要教學方法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而發展為以小組合作、個別指導和網絡應用并舉的新型模式。將信息技術融于教學課堂,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設立各種情境,能夠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中學的政治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在備課的同時,注意備學生、備方法,選擇靈活多樣、切實可行的方法,就一定能夠達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