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很善于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宋代大儒朱熹總結孔子這一思想時概括:“夫子施教,各因其材”。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因材施教思想的外延也進一步拓展,包括因人:基礎、能力、性別、愛好、性格不同,也包括因事、因時、因地不同,選擇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現就如何因不同級齡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推動學生智慧之花綻放,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談談自己的一己之見。
一、結合高一學生的松勁思想,搞好常規管理,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個有良好習慣的人
高一學生容易出現思想松懈現象。初三時,為了升學,日夜加班加點,常常體力和腦力達到極限,有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產生松勁思想。進入高一后,認為離高考尚遠,今后有的是時間,高一可以好好放松一下。這種思想,導致了很大一部分學生學習和行為上的散漫。因此,高一班級教育管理的關鍵就是要抓好常規管理,為實現高中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在班級管理中,常規管理就是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確保學生更好地學好科學文化知識。
班級常規管理就是以《中(?。W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要求為依據,結合學校、班級情況,每日進行的經常性管理與教育。
班級常規管理的目的,就是形成規矩、規則、規律,并且通過這些規矩、規則和規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抓好班級紀律常規管理。沒有鐵的紀律作為堅強的后盾,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將無法維持。為了加強紀律教育,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
高一開學不久,我便逐漸建立起了考勤制度、請假制度、考試制度、課堂管理制度、座位編排和調整制度、自習課管理制度等,把對學生的紀律要求落到實處。
其次,要抓好學生的學習常規管理。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也是學生的天職與本份,要通過學習常規管理,讓學生逐步找到學習的方法與興趣,把學習變成一種習慣,為實現高中階段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原動力。在抓學習常規管理中,我根據學校制定的學習常規,結合實驗班的實際,建立起了日常規、周常規、學期常規。
再次,要抓好學生的行為常規管理。學生言行舉止、儀容儀貌體現著中學生的精神風貌和個人素養,抓好行為常規對于樹立良好的班風學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我一方面經常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營造氛圍,明辨是非,另一方面,經常對學生著校服,佩戴校卡、是否佩戴首飾、男生頭發長短、文明用語等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查,不斷規范了學生的行為習慣。
最后,要抓好衛生常規管理。一個班級給人的第一映象往往是從教室的整潔程度開始的。宿舍衛生管理,政教處及宿管辦已做了很好的規范,只要認真抓好落實就可以了。而教室衛生就需要班主任認真加以規范。為抓好教室衛生的常規管理工作,我帶領班委對衛生工具、毛巾、洗手盆、教具的擺放進行了規范。在未配備白板前,我還要求學生每天在講桌上整齊地擺放一張半干半潮濕的毛巾,用于老師上課擦黑板,這樣,就避免了粉筆灰飛揚的現象,大大降低了師生粉塵的吸入量,保護了師生的身體健康,老師、學生心情舒暢。
二、針對高二學生獨立性不斷增強的特點,抓好思想教育,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個有思想的人
高二學生從生理、心理方面來說,已進入青年期,思想認識逐漸定型,自制能力加強,自尊心增強,他們希望獲得與成人同等權利,得到尊重與理解。對社會、現實、人生等問題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對友誼、戀愛和美好生活也更加向往。這個階段是高中時期中間環節,這個時期正處于思想轉化的重要階段。班主任應特別注意因勢利導,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工作。在這一時期,我主要做好下列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學科思想。進入高一時,學生學科負擔很重,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九個學科全面開花,有些學生因為精力分配不過來,便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現了偏科現象,高一學生偏科讓老師頭疼,高二學生偏科讓老師心痛,因為高二學生已分科,如果學生在六個高考科目中還出現偏科,則是致命性的錯誤,要想取得優異的高考成績,簡直是天翻夜談。因此,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明白,最終的高考成績是按總分計算的,需要我們統籌兼顧,杜絕偏科行為,作為文科實驗班的班主任,特別要防止學生對數學產生怕學厭學直至棄學的思想和行為,鼓勵學生由易到難,注重量的積累,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成績,科學的學科思想,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優化了結構。
其次,要抓好學生學習思想的教育引導工作。要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起正確的學習思想。有些學生不懂得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不高;有些學生學習作風漂浮,滿足于一知半解,深不下去;有些學生善鉆牛角尖,專做難題,知識面不寬。因此,這一階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明確怎樣學習,學習到種程度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幫助學生做好這方面工作,我經常給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并于每次期中期未考后及時組織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交流探討學習方法和心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再次,引導學生正確與異性交往。第一,對學生表現出來的對異性的興趣,不能采取簡單的壓制。正常的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應該提倡,不能小題大做,過于敏感,給予恰當的提醒和指導即可。第二,對于已有早戀傾向的學生,處理方式也不能簡單粗暴,要正確認識和理解這種情感,采取審慎地、巧妙地方法幫助他們認清早戀的危害,指導他們熱感情冷處理,把握交往的尺度。第三,為學生提供正常的與異性交往的機會與場合,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發展正常友誼。
三、根據高三學生任務加重、壓力增大的特點,做好心理引導工作,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
高三是整個高中階段最為重要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年,這一年中,全體同學既要經歷高強度的各科總復習,也要經歷自身意志品質的考驗,更要經歷來自同學、學校、家庭、社會的種種壓力。這幾個環節,無論哪一個出問題,都有可能使高三學生脆弱的心靈不堪重負,甚至出現扭曲變形。讓每一個學生微笑面對高考是我高三工作的首要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我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首先,要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高三學生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從而使自己有一個合理的期望值,既不過份自卑,低估自己,影響成績的發揮,也不把目標定得太高,以避免達不到目標而產生心理上的較大落差,要把著眼點放在挖掘自己的潛能上,放在挖掘自己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一個正常的心態對待每次測試成績,從而正確對待高考成績。
其次,要教會學生把握情緒,學會自我調控。適當組織一些體育活動,如羽毛球、跳繩、班級籃球賽,充分利用好學校一年一度的運動會,幫助學生釋放壓力,恰當宣泄情緒,做到一張一弛,既增強了身體素質,又放松了緊張的心理。
再次,要了解個體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疏導。作為班主任,我細心捕捉學生情緒波動的信息,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從聽課情況,作業情況,考試成績等細節中去捕捉學生心理變化的跡象,把握學生的情緒脈搏,了解學生的心理,對癥下藥,及時疏導。2008屆學生中,我班有一名女生成績一直很好,是我班一本生的培養對象,可是高三第一次省統測成績出來后,嚇了我一大跳,其成績在本班排到了20多名!連考本科都成問題。后來,通過我的多方了解,查找到了原因:因為這名學生工作認真負責,班長把每天翻高考倒計時牌的任務交了給她。天天翻倒計時牌,相當于每天收了一次神經,使其壓力越來越大,成績下滑。我及時將翻牌任務進行了調整,安排給了一名性格開朗、學習不太認真、成績較差的男生,并分別與兩名學生進行了談話,進行了疏導教育。后來,女生逐步減輕了壓力,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最終考上了重點大學,男生由于天天翻動倒計時牌,學習也越來越認真,上了一專線。
第四,因知識和專業所限,對于那些高三心理問題中的凝難雜癥,絕不回避,求助學校心理學老師,及時疏導,及時解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上述僅為筆者淺顯之管見。如何因材施教,實現高中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還需大家不斷努力,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