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視野中的減負增效
時間:2014/5/19
在“減負”的大背景下,班主任應該做些什么,如何進行班級管理才能適應當前的新的教育形勢呢?筆者認為應該在班級管理中落實減負增效的措施,力改傳統的班級管理的手法,更好更快地促進學生的成長。
一、在班級管理中實現減負增效
1.心理減負是減負增效的關鍵要點
隨著“減負”的推進,學校不給學生補課,同時也減少在校學習時間和作業,可有些家長卻要去書店為自己的孩子購買學習輔導資料,這實際上在學業方面不僅沒有能真正“減負”,而且更重要的是也增加了我們學生的心理負擔。而同時學生在當現教育的進度慢下來,在校學習時間急劇減少的情況下,不少學生有點無所適從,在參加各種組織活動時心中更多了些焦慮;隨著考試次數銳減,對考試心中也存在著恐懼。因此現在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新形勢下新的學習成績和升學造成的壓力如何緩解的問題,這是現在當前“減負”的大課題。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負擔是造成他們學業負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更是如此,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學生將如饑似渴的學習,也不會將學習和作業視為負擔,即使占用了他們的娛樂和休息時間;而如果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即使沒有太多的補課和作業,他們也會把必要的學習、作業與考試看作是一種非常沉重的負擔。現在的問題就在于,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學校的學習并沒有太多的樂趣,學習對他們已經成為一種負擔,因此,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就要利用科學的方式讓學生愛學習、樂學習,成為主動學習的個體,使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責任意識,盡最大努力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被動地位,從而變學業“負擔”為學習“任務”,體會學習中的成功感和樂趣,逐步過渡到“享受學習”的境界。因此,在全社會都在關心學生課業減負的同時,我們不要忘記還要為學生的心理減負。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減負增效的有效途徑
在大量的自由學習時間面前,我們的很多同學開始很不適應,學習有些盲然,因為以前都是教師牽著走,現在開始放手自己走。經過觀察、了解和分析,不少學生往往容易忽略的環節是預習和小結,而這兩個環節卻恰恰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除了對此進行必要的說教外,班級上可以以主題班會的形式,著重結合一些優秀學生的有益做法和效果現身說法,幫助一部分學生加深對學習方法的總體感知和操作要領,包括某一個學科、某一個環節等細節問題,這樣在訓練學生學習方法和內化學生學習習慣方面就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國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边@段話闡述了教師教學中必須重視學法的指導。
3.培養得力的班干部隊伍是減負增效的有力保障
班干部是班級的骨干,他們就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要注重在各項活動中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干部,他們不僅要學習成績好,思想品質好,而且要組織與領導能力強,交際范圍廣,溝通與變通能力強,這樣,他們的能力不僅能得到老師的認可,更是能得到同學們的尊重。那么,怎樣才能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培養與訓練呢?這就要在通過對全體學生的教育前提下,也需班干部花心思去想怎樣把自己的班級管理得更有特色,更有活力,更有人情味,怎樣在活動中讓自己的班級表現得更突出,如何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久而久之,班干部的組織能力得到提升,事事帶頭的習慣慢慢培養,責任感逐漸形成,主人翁意識增強,參與與管理意識增強。要知道,沒有活動的鍛煉與洗禮,是不可能培養出一支精干的學生干部隊伍,而一支學生信任、老師放心、有較強凝聚力、號召力、執行力的班干部隊伍是規范辦學后班集體中的學生領袖,他們將具有班主任也無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4.注重班級文化制度建設是減負增效的必由之路
班集體是學生在校學習的主要場所,是教師教書育人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道德品德養成、健全人格形成以及素質能力培養的主要載體?,F在在校學習與受教育的時間少了,就必須要減負增效,要通過班風建設以及各類班級文化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當前背景下,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必須首先要加強團隊精神培育,營造和諧共進的班級氛圍,將團結向上共同進步成為全體班級成員的共同愿景。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集體是教育的工具”。同時,班級文化建設要有特色,要符合班級發展實際,符合學生發展實際。要創設個性化的班級環境。同時要確立具有共同價值取向的班級目標來規范班級管理,可以充分發揮班干部和全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目標制定,再將班級目標落實到班級管理的各個環節,體現在學生學習進步的各個方面。班級也要注重組織開展好有吸引力的班級活動。有影響、有特色、有內涵的班級活動是活躍班級氣氛,增強班級活力,促進班風建設的有效方式,也是展示學生風采、鍛煉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班級管理的實踐反思
1.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堅實家庭教育的力度
觀察實踐,我們發現,現在走讀生有大量的在家時間,由于家庭教育的某些不利,可能會導致一些學生厭學、不少學生在思想行為上表現為個性較強,集體觀念淡薄。因為家庭和學校,是學生成長的兩個重要環境,二者對學生施加的教育影響,缺一不可。從實踐來看,要讓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發展,既要靠教師也要靠家長的發現和引導。但在家時間長的學生也容易受不良社會風氣對學生進行影響,只有靠家庭教育來補救。如放學后,有個別學生不回家,打籃球,去上網等。這些,都需要及時與家長聯手進行教育才行。因此,現在為了實現教育目標就是要充分發掘家庭教育這塊資源,引導家長加強學習,轉變思想觀念,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美地結合。有了家長的支持,班主任工作就有了底氣和魅力,同時我們班主任老師誠心誠意的幫助家長進行成功家教,實際上就是幫助自己做好了班級管理工作,就會使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省心、省力、優質、高效、成功!
2.科學地評價學生,摒棄“全能”教育思想
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評價核心就是要以學生及其發展為中心。因此,除了對課堂教學從過程到結果進行等級模糊評價外,更應注重學生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發展,尤其是學生的反思、調整與改進,以促進他們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因材施教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和環節,它是實現“減負增效”目標的中心和宗旨。由于各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學生性格、氣質、興趣、能力互有差異。我們在管理理念中應克服盲目追求高升學率的意識,不能扭曲了“人才”的定義,多強調“人性”與“民主”,擺正“人才”的本質涵義,保護學生的興趣。其實“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是為每個學生設定的目標是不同的、是量力而行的、是經過個人努力都是可以達到的。用這樣的目標來激勵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既符合客觀規律,又切實可行,調動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班級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知道,學習除了聽寫讀之外,還可以唱畫跳,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明白自己在寫上是弱者,但在畫上是強者,在讀上稍許遜色,但在跳上勝人一籌……改善評價體制,讓每個學生閃光的評價根本目的,是促進教育對象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教育的素質化強調的是“全面”而非“全能”發展。因人而施教,這才是教育。將因材施教也貫穿于班級管理中,它是實現“減負增效”目標的中心和宗旨。如班級在學習管理上設計了如下的表格實現對學生多元評價。
3.高揚學生的主體性,走出“減負”誤區
當前有些班主任認為減負就是卸掉學生學業上的一切負擔,減少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班級上宣傳讓學生可適度放松,因為全省同學學習都是這樣(松弛下來了),你不用多擔心,這樣,教學質量必然會受到影響。其實,減負不是卸掉學生應有的負擔,減負不是簡單讓學生減少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減負”的真正目的是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供寬松環境。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要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學生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共處。同時,我們要認識到,減負實際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要經歷精減——膨脹——再精減的過程。學生的負擔真正減下來,不是朝夕之功,只要我們的應試教育改革不到位,學生的負擔難免會出現反彈。要想真正減出成效,必須依靠社會、學校、家庭的通力合作,依靠長期的深入實施,憑一時半刻所采取的一兩項措施就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我們應堅定減負的信念,從長遠出發,重視學生學習品質的培養。班級工作中要大力做好減負的輿論宣傳工作。同時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幫助家長理解減負的意義,使家長能與學校配合,淡化孩子的成績名次,注重孩子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