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既是學校班級工作的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學校整體工作和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具體實施者。學生的管理在于教師,一個班級的班風、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習慣的養成,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終身發展。如何以人為本教育學生,是擺在廣大班主任面前的問題,教育學生要以人為本,就是要從細節著手,尊重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激勵學生和幫助學生規劃人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尊重,把孩子當孩子看
中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是具有發展潛能和發展需要的人,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尚未成熟,他們的發展過程是具可塑性的。因此,在學生的教育中要尊重學生發展的順序性、不平衡性和階段性,尊重發展的最佳期和個別差異性,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自我管理和參與管理的權利。班主任要了解學生個別差異的程度和情形,并結合學生的個別差異,提出針對性的管理目標和要求,如對性格開朗,愛說話,愛動的學生我提倡他們練書法、學繪畫等活動,對于學習成績優秀但性格內向的同學我鼓勵他們參加班級、學校的各種文藝活動和興趣小組,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等,這樣既能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又能優缺互補,起到雙重功效的作用。
二、發現,每個學生都是重要的
作為學生,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認識這一點,不僅會使我們的學生更自信,也會使我們的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學生的教育中我們應用發現的眼光去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貼近學生心靈,全面細致地了解學生。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從學生的個體學習、群體生活、家庭和社會生活等多視角、多渠道發現學生的優點,從而賞識他們、承認他們、鼓勵他們,使班上的每個學生都覺得自己有用,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樹立了自信心。
三、激勵,讓每個人體驗成功
激勵能使學生在表揚聲中找到自信,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實現自我的發展和完善,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以人為本教育的實施,并讓學生在激勵中成長。激勵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用“你的想法很有新意”、“你的表述很準確”、“為你的進步鼓掌”等言語激勵學生;也可以利用各種有意義的活動,通過活動或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對取得優勝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還可以通過先進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跡進行榜樣激勵;還可以通過設置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目標激勵。這些激勵性目標的實現,既能顯示集體的才能和力量,增強班級成員的信心,也能帶動班級其他方面的發展,讓他們在激勵中體驗成功。
四、自由,讓每個人得到發展
人只有在自己感覺安全的、可信賴的環境下,才能真正自由地、有個性地發展起來。每個人都有安全的需要,滿足安全的需要既是教育以人為本的基本目的又是最起碼的條件。教育以人為本就要創設、形成一個安全、信賴和自由的育人環境,讓每個學生自由地成長。因此,在學生的教育中,要創設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從而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班風,班級的紀律也就有了很好的發展,可以說無論上課還是不上課自己的學生都知道該干什么,絕不會大吵大鬧,無事可干。
總之,以人為本就是以孩子的終身發展為根本目的,從小事做起,從細節著手,以學生為中心,一切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來開展學生的教育活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更好地推進新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