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市第一中學 叢鳳英
摘要: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各類特殊群體的學生,了解他們的需求渴望,真誠相待,悉心關懷,用自己的愛心、信心和機智,喚醒特殊群體學生內(nèi)心潛藏的力量,給他們信心和希望,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負責。
做老師的總是希望學生全是優(yōu)點,喜歡聽話、乖巧、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這種心態(tài)尤為明顯。這種愿望是好的,卻是不現(xiàn)實的。面對各種特殊群體的學生,我們不應該怒目相望,拿一把尺來衡量。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科學的學生發(fā)展觀要求我們,應當允許學生有缺點。對于班主任來說,應該做的是仔細觀察,悉心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的自身特點,因材施教,最終把學生培養(yǎng)成人,培養(yǎng)成才。
一、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的疏導策略
學困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同一般學生相比,他們經(jīng)歷的挫折和困難更多,需要的勇氣和力量更大。對待困難生的態(tài)度,對這個特殊群體的問題處理的好壞,往小處說關系到一個班級的班風、學風,往大處說關系到一個孩子、一個家庭的未來,甚至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
有這樣幾個真實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有一位老師病重,是他當年非常不喜歡現(xiàn)已功成名就的一名學生把他送到醫(yī)院,并一直護理到他出院,這位老師由衷的感嘆到“為什么我當初不對他好一點”!
今年春節(jié),我應邀參加了08屆同學的同學會,他們大四,馬上面臨著畢業(yè)。聚會過程中有兩件事讓我感慨良多。有個張同學,當初上學時,上網(wǎng),逃課,打架,談戀愛,沒有他沒干過的,甚至編造他母親去世的理由來騙我。幾年不見,這個孩子像變了個人,英俊高大,他給我敬酒,說“老師我當初不懂事,惹您生氣了,給您添麻煩了,今后我一定努力工作,爭取給您增光”,全然不見當年的痕跡。崔同學,學習不太好,他對我說“老師,我學習不好,總覺得比其他同學矮一截,很自卑,可是你從來沒有瞧不起我,每當我鼓起勇氣問你問題時,你總是解答得很細心,而且還有個小微笑,老師,我能有今天,全靠你當初的幫助和鼓勵,老師,你就是我第二個媽媽”!當時聽完他的話,我感到非常震撼,他說的這些事我都記不得了,而學生卻記憶猶新。老師對學生的好,尤其是對困難生的一點點好,甚至是你的微笑,都會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而這些對我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
南京行知學校倡導這樣的學生觀,他們認為學生只有兩種,一種是盛開的鮮花,一種是待開的花苞。在我們抱怨學生越來越難管的今天,這個花苞心態(tài)是不是對我們有所啟發(fā)呢,我們無法選擇學生,但如果我們能以平常心來對待他們,把他們看成待放的花苞,把期望放在一個恰當?shù)膶哟紊希切┧^的困難生,只是暫時遇到一些困難,讓我們多一些等待,多一些期待,給這些孩子多一些關愛吧。不要急于給孩子定性,讓我們憑著良心去關照他們,讓學生從我們這里獲得一輩子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那樣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
二、青春期問題的疏導策略
多年來,中學生早戀一直是教育界最為敏感的話題,也是最令家長和班主任頭痛的問題。很多班主任采用勸告、警戒、壓制的方法進行處理,但多數(shù)情況下事與愿違,甚至出現(xiàn)愈抑制愈嚴重的極端情況。學生也在與家長老師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中成績下滑。
我的建議是不要把早戀當成洪水猛獸,它是學生們發(fā)育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比較正常的現(xiàn)象。處理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學會傾聽,贏得信任。要想成為一個傾聽者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把自己當作是他們的兄長和朋友,真誠地傾聽他們訴說,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樣才有可能走進孩子們的內(nèi)心世界,并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在傾聽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引導的方式。引導得好,學生的心門會被輕易打開;引導得不好,他們就會守口如瓶。教育專家布貝爾說:“當教育者贏得了學生的信任時,學生對接受教育的反感就會被克服而讓位于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他把教育者看成一個可以親近的人。”教育者只有耐心、寬容,才能接近學生,從而影響學生,感化學生,從根本上解決早戀問題。
其次是合理偏袒,故意忽略。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會采取特有的方式,愛護早戀學生。在愛護中,特別會善于抓住早戀生表現(xiàn)的不安、悔恨、疑慮和尋求情感依附、顯露“探究性”的情感這一關鍵時機,及時地給予關心鼓勵。讓他們學會“情感遷移”有一名同學早戀了,班主任跟他說:"一個人找到心愛的人是一件無比非常幸福的事情,喜歡一個人就要喜歡他的一切,包括他的缺點,你用一周來喜歡他的缺點吧,如果你能做到,老師支持你們在一起“。結(jié)果一周后他們分手了。
在剛剛畢業(yè)的學生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孩子,他很聰明,但也很另類,說他另類是因為作為一個男孩卻只喜歡和女生來往,同桌要找女生,跑步站在女生隊伍里等等,幾乎看不到他跟男同學交往,而且愈演愈烈,他把他喜歡的女同學的名字寫成藏頭詩:“封侯年少未知愁,花滿小徑風滿樓。雪衣白馬尋春日,悅懷笑語說風流。”“封塵書屋藏紫金,花環(huán)如錦觀首榜;雪夜寒窗苦做題,悅來十年有英名”。看到這種情況我非常著急,畢竟離高考只有一年的時間,但這個孩子很敏感又很固執(zhí),有什么辦法能讓他轉(zhuǎn)移一下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學習上呢,讓我大傷腦筋。一天偶然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一篇文章《將軍出征不打野兔》。講的是人生路上,我們會面臨很多的選擇和誘惑,如果見“利”就上,遇 “兔”便打,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必然會 “丟了西瓜,揀了芝麻 ”終究一事無成。唯有志存高遠,胸懷大略,一旦確定目標,就不為利誘所惑,一直走下去,方能干出一番事業(yè),鑄就人生的輝煌。文中所舉的兩個例子都非常典型:一是鐘表匠菲爾德先生,雖然手藝高超,但最終還是經(jīng)不起利益誘惑,放棄了遠大的目標。后一個例子講的是:老虎五茲在高爾夫球運動方面的才能,并最終成為了最偉大的高爾夫職業(yè)運動員。相同的是他們各自有自己的特殊才能,不同的是前者不能抵擋住利潤的誘惑,而后者卻不同,能堅守住自己的目標,并且為之努力,經(jīng)過幾年的堅苦訓練,理想最終得以實現(xiàn)。我把這篇文章推薦給他,當天他在QQ空間里流留言“將軍出征,不打野兔。最后,兔子被狼刁走了,將軍可曾甘心?罷了。畢竟得到了比兔子更珍貴的東西。從某個層次來說,縱千軍萬馬,吾往矣。將軍出征,不為封侯,只為...。”第二天我趁熱打鐵,和他作了一次深談,告訴他要學會選擇和放棄.追求決定著人生的高度,境界決定著生命的質(zhì)量,不要讓自己因一時的小利而放棄了自己遠大的目標,那樣人生將會一事無成。然后他在空間留言變成以下內(nèi)容“白衣蒼狗,浮生如夢醉眼看。夢驚醒,人已歿。踏遍天涯路將盡,尋不見,當時纖瀟末。拋卻業(yè)念,唯把錯改徹。重入凡塵,歸心如娑。奈何天妒我,不欲熾喏。百日維新,定將天換過!”此后他真收斂改變了不少,一心向?qū)W,一模考了學年第六名,高考考了639分。當然我最高興的是他有了可以交往的男同學。變成了一個正常人,我可以放心的讓他走入社會了。
毋庸諱言,當班主任是異常辛苦的,但也是十分幸福的。因為有了學生的愛,才使班主任在工作中有了不竭的動力。當看到經(jīng)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一個個學生從懵懂無知,逐漸成長為國家的有用之才時,心中就會時常涌起一股幸福的暖流。這種幸福感來自于師生割舍不斷的情感以及對事業(yè)的成就感,這也是教師不辭辛勞、甘于清貧、終身為教育奮斗的強大的精神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