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在新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時間:2014/5/6
“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為此,教師應通過各種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下面筆者就結合化學教學實踐,介紹在新課、實驗課、專題拓展課、單元復習課這幾類課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在新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需注意的問題

(一)精心設計問題

問題是探究活動的開始,教師要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構建起問題模型,問題切忌太籠統。

(二)提供必要的幫助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比較復雜的情況,受知識水平的限制,一時會無法解決。這時,教師要提供知識或方法上的支持,而不能冷眼旁觀,因為讓學生放手探究,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師應履行的職責還要堅決履行。

(三)要講求探究的質量

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僅靠一、二節課就完成是不現實的。建議每堂課都圍繞教學目標確定一個訓練點,展開來,挖下去。這樣既有利于促進學生對所探究問題的深入認識,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并使其動手和思維能力得到較好鍛煉。

(四)保證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所謂開放性,一方面是指在探究內容上,要能夠滿足不同水平和愛好的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借助多種資源進行探究,拓展資源使用的空間。課堂教學的靈活性,是指探究內容和手段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置和使用,這樣更有利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五)靈活使用教材

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去探究,既可以從不同版本的教材中選擇,也可重新設計,而不能僅僅拘泥于教材,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探究活動更貼近生活實際。

二、在各種課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筆者認為,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應做到:“金點子,鋼過程,草結論。”也就是說,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下面就以化學課為例,介紹如何在不同課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 在新課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珍視學生的探究欲望,積極創造各種條件。為此,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1)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2)保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其自主探究及合作;(3)探究內容要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并體現學科特點;(4)充分利用網絡及其它資源為學生提供背景材料。

2.以課本材料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要重視思維的適度開放性,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將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與對學科知識、方法的掌握有機結合。

3.批判地使用教材。教師要在教學中批判地使用新教材,并不斷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的鮮活材料,加強對學生思維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培養。

4.科學編寫測試題和練習題。在編寫測試題時,如何把握新課程信息題的情景設置,并保證問題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明確性等,是很多教師面臨的問題。筆者的建議是:要先對測試題的相應題型進行研討,并制定雙向細目表,以做到科學配題。此外,在新課標實施后“一綱多本”的背景下,教師還要學會處理不同版本的課本習題、模塊測練題與考試題之間的矛盾統一性關系,同時在編寫練習題時要注意內容的科學性、設問的梯度性和層次性。

5.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要注重實效性。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握以下幾點:⑴注重教學情境的生活化;⑵注重教學過程的活動化;⑶保證探究內容的相對豐富性,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如:在觀察中的思考,對探究結果的猜測(假設),為后續探究制定計劃,考慮變量的選擇和控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與他人進行交流等;⑷鼓勵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把學到的知識、技術、方法應用于社會生活;⑸探究活動要有明顯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二)在實驗課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重視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訓,使其熟記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同時,教師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去親身體驗,面對實驗條件缺乏的情況,也要靈活應對。

2.注重實驗過程的適度開放性,著重培養學生提出假設與實驗設計的能力。教師應通過讓學生參與“提出假設→設計方案→實踐操作”這一過程強化其對科學探究過程的理解。同時,在實踐操作與預期結果這兩個環節的設計中,要體現適度的開放性,引導學生養成探究性學習的習慣,逐步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3.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探究性實驗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學生獲得快樂感和成就感。為防止實驗過程中部分學生出現“自由無主”或“合而不作”的現象,教師要隨時進行跟蹤,并建立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評價的重心應放在探究過程中,而非結果上。例如:在進行鐵的銹蝕實驗時,整個過程需要一周多的時間,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高度關注整個實驗過程,密切注意實驗過程中相關參量的變化及條件的改變等,以培養其科學探究的精神。

(三)在專題拓展課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方面,可以通過讓學生解決專題中已有的問題來培養其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讓學生解決題目以外、老師補充的問題或學生自己找尋的問題來培養其探究能力。

(四)在單元復習課或專題復習課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1.指導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可讓學生通過“整合→梳理→反思”這一過程,把分散的知識進行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要完成這一過程,學生需要先初步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即“把書讀薄”),再在教師的引導下擴充自己的知識網絡(即“把書變厚”),最后通過在練習、測驗中對相關知識的反思,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2.指導學生通過復習建立問題檔案

(1)指導學生在每一次實驗或測試后進行反思。每次實驗或測試之后的實驗分析、試卷處理環節非常重要,因為通過這一環節可以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薄弱點,糾正其對知識點的模糊記憶或錯誤理解。對試卷進行講評,一方面需要老師的努力,另一方面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因為這也是一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過程。如,筆者要求學生對待一份試卷要有4:6的觀念,即做試卷的時間占四成,對試卷進行分析、整理等要占六成的時間。一般在考試結束后,我會盡快下發試卷和答案,要求學生認真評閱自己的試卷,初步訂正錯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還要求他們把每次的錯題匯集到一起,并填好反饋表。

(2)鼓勵學生隨時記錄問題,并進行深入思考。教師應指導學生把復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記錄下來。此外,要鼓勵學生多進行思考,如對一道題的結論進行反思,可把試題的因果關系倒置,還可把幾個題目進行組合等,以拓寬解題思路, 收到“一題多變”、“一題多練”的效果。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777 |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911国产户外 | 亚洲日韩人人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