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wǎng)!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wǎng)校11143所

每天發(fā)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wǎng):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yōu)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shù)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關(guān)于學校學生德育教育的三重境界

時間:2014/5/6
在與其他學校主管德育的老師們進行交談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就是現(xiàn)在的學生不好管,從發(fā)型問題到抽煙問題,從學習問題到異性交往問題,在很多問題上他們都很想把學生管好,但事實總是不盡如人意。我認為,對學生的教育不應(yīng)僅僅停留在管理階段,還應(yīng)該將其升華到更高的境界。

管理——給學生一個空間

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制訂管理制度。因此,幾乎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德育管理制度,有的學校的制度甚至會全面得幾近“完美”。幾乎每一個德育工作者都認為管理制度很重要,校際間的交流也往往是管理制度的交流。但越來越多的事實告訴我們,如果管理制度本身不符合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那么越是徹底地落實這種制度,就越違背德育的初衷,因為,沒有學生參與的管理制度是專制的。如何讓管理制度變得科學?讓學生參與制定學校的德育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經(jīng)常會有老師來我們學校參觀,他們往往對學校的“學分管理制度”很感興趣,走時也會帶走一本《學生手冊》,但他們并不知道以“學分管理制度”為代表的德育管理制度背后的故事。“校長有約”

就是學校德育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來源。在“校長有約”時間,學生與學校管理者共進午餐,在這期間,學生可以就學校管理上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議,而很多建議最后都被采納了。如 2010 年通過“校長有約”活動,學校共收集學生有價值的建議 362 條,對于簡單一點的建議,學校當即就予以落實,對于復雜一點的,則讓學生以投票的方式篩選出新的一年最希望學校解決的 10件事,即“十事實辦”學生工程。對于那些提出對學校發(fā)展有重要意義提案的學生,學校領(lǐng)導會邀請他們參加校務(wù)會,一起共商學校發(fā)展大計。這些舉措的實施依據(jù)是學校在《十一學校行動綱要》中明確提出的培養(yǎng)目標,即培養(yǎng)社會各個領(lǐng)域的領(lǐng)軍人物、國家的棟梁和民族的脊梁。教育不是一個階段,而是一種狀態(tài),如果青少年在學校不能獲得一種重要感,那么他們成人后就難以產(chǎn)生擔當國家重任的意識。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問一個著名的企業(yè)家 :“您事業(yè)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企業(yè)家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但留了一個缺口:“你問我事業(yè)成功的秘訣,那就是,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圓滿,就像畫圓圈要留下一個缺口,我會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這正如制定德育管理制度,教師沒必要大包大攬,完全可以留一個缺口,讓學生去填滿它。也就是說,管理者有時候并不需要制定詳細、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因為管理的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對于每個人的個性,是不可能完全抹殺的。對于一些非原則性的問題,有制度不如無制度,管不如不管。因為,德育有時候并不是看我們做了什么,而是看我們沒做什么。

引領(lǐng)——給學生一個方向

好學校不僅會讓學生獲得知識,而且會引領(lǐng)學生進入一個廣闊的天地。因此,相對于管理而言,引領(lǐng)在德育境界方面更高一層。

在對學生成長的引領(lǐng)方面,學校也做了許多嘗試。每年 9 月 1 日的開學典禮上,學生都會收到一本“開學護照”。如新生的“開學護照”會有“認識學校”、“老師見證”、“同學見證”、“家人寄語”等內(nèi)容,要求學生在剛?cè)胄5膸滋鞎r間里主動找老師和同學簽名,目的在于通過這些環(huán)節(jié)引領(lǐng)學生形成主動與老師、同伴溝通的意識。事實證明,這個舉措在客觀上確實起到了幫助新生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融入校園、融入班級的效果。

學校還有一項深受學生歡迎的“名家大師進校園”活動。從 2008 年開始,每周三的下午,學校都會邀請一位名家大師進校園作講座,這些名家大師大多是學界泰斗、商界領(lǐng)袖和藝體明星,他們給學生講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講求學立志的重要性,講成功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等。他們的講座,確實對學生起到了指引人生的作用。除了作講座外,許多名家大師還通過各種方式引領(lǐng)學生引入一個個全新的領(lǐng)域。如北京大學呂教授被學生聘為學校少年科學院的名譽院長,他在北大的實驗室,也就成為了學生的實驗室;美國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費里德 ? 穆拉德教授 2011 年 9 月 28 日被聘為學校科學館的名譽館長,經(jīng)其本人同意,我校將 9 月28 日命名為“穆拉德日”,旨在用穆拉德教授的精神激勵更多的學生勇攀科學高峰,引導他們提升科學素養(yǎng)。

如果一所學校的德育僅僅停留在管理層面,那學生就是管理的對象,老師和學生就會形成對立的關(guān)系,學生仇視管理者,行為上就會表現(xiàn)為對公物的破壞、對管理制度的違抗。而引領(lǐng),會讓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德育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觸發(fā)——給學生一個支點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德育也需要這樣的支點。給學生一個支點,學生往往能受到這個支點的觸發(fā)而產(chǎn)生撬動地球的力量,而德育工作的魅力和德育工作者的成就感也往往產(chǎn)生于此。

2009 年 1 月 15 日,借羅馬尼亞大使來訪的機會,學校確定了第一個以國家名字命名的文化日——“羅馬尼亞文化日”,校園內(nèi)掀起了一股羅馬尼亞文化熱潮,這成為我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一個支點。受這個支點的啟發(fā),同學們相繼找到了“美利堅文化日”、“法蘭西文化日”、“英國文化日”、“西班牙文化日”、“德國文化日”、“澳大利亞文化日”六個支點。在這些文化日里,他們出海報、編舞蹈、排話劇、設(shè)計 logo、制作視頻、譜寫會歌、準備道具、邀請大使,把每一次文化日活動都辦得有聲有色。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常常詫異他們利用文化日這個支點所產(chǎn)生的“撬動地球”的力量。我們完全可以相信他們還能找到更多的支點。

讓學生有“觸”而“發(fā)”的支點很重要,那么支點從哪里來呢?它來自于創(chuàng)新。每個學校都會有運動會,我們學校在這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為運動會找到了新的支點。2009 年運動會為“奧林匹克運動會”、2010年是“世界民族運動會”、2011年是“五洲城市運動會”。運動會上,一個班級模擬代表一個國家、民族或城市,學生們通過前期對這些國家、民族、城市歷史、民俗、文化、宗教、風情的研究,在開幕式上,展示出它們的風采。如 2009 年學校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入場式上,深受金融危機之苦的“冰島代表團”,打出了“反對貿(mào)易戰(zhàn)爭”的橫幅;“巴勒斯坦代表團”則喊出了“我們要和平”的口號;“新西蘭運動員”表演了毛利人的民族舞蹈 

王國維認為,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重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為“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學校德育也有管理——引領(lǐng)——觸發(fā)三種境界。學校德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不僅是工作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也包括工作思路乃至工作境界的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學校的德育工作才能達到新的高度。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色大成网站韩国黄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91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内妇视频 |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 亚洲v在线观看v |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