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是學校與家長之間溝通的重要形式之一。家長希望借此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學校借助家長會要做階段性的教育總結,因此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重視。
我也是家長,每次參加家長會都有收獲,這次也不例外,發(fā)自內心的感謝老師們的辛苦工作。今天坐在教室里我想到了一個問題:作為家長,我想在會上聽到什么?概括起來,家長參會的初衷有三個:了解孩子在校情況;開啟教育思路;獲得老師的點撥,這種點撥可以是思路、方向,也可以是方法,還要越具體越好。假如我的想法具有代表性的話,就可以給老師們帶來一些參考。
帶著這三個愿望,我想到了以下幾個內容:
班級的特點:淘氣?乖巧?學習風氣?學習習慣等等,家長可以了解孩子所處的氛圍。
成果的展示:學生的手抄報,優(yōu)秀的作文,孩子們積極的表現(xiàn)等,讓家長感受到,自己的孩子還可以做得更好。
存在的問題:不愛閱讀?兩極分化?不會聽講?知識掌握不牢固……可以對照檢查自己孩子存在哪些問題,便于明確關注或引導的重點。
學習的要點:各科學習的要點是什么:比如數(shù)學要提高口算的速度;外語要多聽多讀;語文要學會欣賞等等。家長要知道孩子現(xiàn)階段掌握什么是最重要的,幫助孩子抓住重點,明確目標。
配合的內容:給《綜合記錄本》簽字;幫助孩子查找錯誤原因;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等。我們常說家校聯(lián)合,促進孩子成長,家長要了解配合的內容是什么。
獲得的建議:控制孩子的零用錢;培養(yǎng)良好的作息習慣;教孩子學會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家長平時忙自己的事情,想抽時間教育孩子卻不知道從哪入手,非常希望能從老師這里獲得思路。
互動與交流:家長有很多共同的問題要面對,如果利用家長會這種集中的時間,讓有經驗的家長分享經驗與感受,互相解答家長面對的難題,那么家長會就變成了學校搭建的一個舞臺,讓家長和老師一同“唱戲”,可以解決更多實際的問題。
家長會的受眾對象是家長,多了解家長的需求,效果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