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英語教學法”即“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從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了有效的學習策略。
課前引導學生自學
預習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不懂的地方就是講課的重點。要做到課前自學,就必須具備最基本的自學能力。我們利用母語把48個國際音標對稱分類集中教學,又利用口訣教會學生根據音標學習生詞?!皬那巴笃矗紫茸x元音。輔音輕,元音重,兩者結合猛一碰。拼過一節(音節),再一節,看準重音連起來?!?
要學好英語,首先要突破難點,形成心理優勢。聽不懂,說不出,讀不通,寫不好,都是英語單詞記得少。如何記憶詞匯呢?教師可結合學生情況,歸納多種記憶方法供其選擇。
告訴學生如何聽課
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學會聽課。告訴學生聽課有三個作用:一是接受知識,二是體會老師的表述方法,三是解決自學不懂的知識。
聽課是求知的捷徑,因為它省去了很多探索的過程。俗話說:“會聽聽道道,不會聽聽熱鬧。”聽講時,要讓學生聽懂老師所講的每一個重要細節,看懂老師是怎樣思考、分析、判斷和處理的,解決自學弄不懂的問題。
找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
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心理學研究發現,有幾個時間段特別有利于鞏固記憶:一是學習后最初幾分鐘內復習,電生理活動引起蛋白質的合成;二是學習后在48小時內復習;三是一周之后腦突觸發生永久性變化。可見,復習越及時效果就越好。老師可以把這些理論告訴學生,幫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
作業一定獨立完成
獨立做作業是復習和同遺忘作斗爭的重要手段,不經全面復習總結,就很難掌握系統的語言知識,在考試時就不能把該對象放入一定的聯系及關系中去考察,也不可能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教師可以采取相對集中的方式,把語言、語法知識進行整理,補補“漏子”,理理“辮子”,按照《課標》的要求,適當利用母語,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總之,要鼓勵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寫。我相信“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能讓你的教學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