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生財商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時間:2014/4/2
一、財商和財商教育
財商就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是理財的智慧。它包括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二是正確應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財商教育是借助智商、情商教育的表達方式提出對人的財富觀的教育,通過教育提高人們對獲取財富的手段和如何享用財富的認識,培養正確的金錢觀念和基本的理財技巧,提高人的綜合素質。
二、青少年財商教育現狀
1.教育模式存在弊端,財商素質教育缺失
從教育培養模式來看,我們沒有把對青少年的財商教育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內容,更沒有對青少年的財商素質提出明確的要求,財商素質教育的缺失說明我們的素質教育存在缺陷和不足。調查顯示,我國小學和初中階段沒有相應的經濟教育內容,初中僅在初二“公民在經濟生活中的權利和義務”中涉及經濟內容,升入高中后青少年才可以接受經濟教育,但內容也相當簡單和淺顯,即使在大學階段,青少年對財商的理解也知之甚少,更談不上系統科學的學習和培訓。
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很多,但主要有兩種因素:一是長期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狀況的影響。民眾受小農經濟、自然經濟、計劃經濟的影響還相當嚴重,在這些經濟形態下,人們講求安貧樂道、自給自足、量入為出,這使得我們沒有充分意識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如何正確理財消費已經成為青少年自立于社會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導致教育滯后的現象。二是中國傳統的育人理念中對“財”的鄙視與不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視金錢如糞土”、“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等教育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現行教育體系對理財教育的忽視。
2.家庭教育欠缺,財商教育存在誤區
(1)孩子不能談“股”論“金”。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應該進行有關智力和道德品行教育,理財教育為時過早。孩子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讀書,賺錢是大人的事。
(2)金錢至上,財商就是會花錢。部分家長拜金主義思想嚴重,過分夸大金錢在社會生活和人生前途中的作用,片面支持子女對金錢的盲目崇拜和追求,對子女過于嬌慣,認為只有一根獨苗,不能讓孩子受委屈,多花點、隨便花點都是應該的,至于如何進行理財消費無所謂,忽視了理財能力的培養。
出現這些情況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當前社會家庭父母一代大多是從計劃經濟時代走過來的,窘迫的經濟狀況使得他們很容易走極端:要么一味積蓄,不敢消費;要么就金錢至上,用之無度。二是大多家庭父母沒有接受很好的教育特別是理財教育,他們對理財問題的了解,基本是“自學成才”型的。所以對子女的教育既沒有認真對待,也沒有科學的方式方法,認為子女一旦需要自然形成。
3.傳統成才觀片面化傾向的影響
現代社會是市場經濟社會,養成正確的理財觀念、學習系統科學的理財知識、掌握理財技巧和投資規律對青少年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受傳統人才觀和成才觀的影響,人們認為,只要智商高,能考上一個名牌大學,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就是成才,較少關注這些所謂人才工作后因為理財能力欠缺而導致的尷尬境況。
三、青少年財商教育的對策
青少年財商教育是一個新興的教育領域,加強財商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做好青少年財商教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改革教育模式,構建財商教育內容目標體系
(1)明確財商教育內容。財商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培養青少年具有自立、自覺創造財富的信念,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為社會和他人作貢獻,恪守市場規則,幫助青少年樹立誠信的道德操守。二是樹立理財的觀念。教育青少年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以名人的事例來啟發青少年的財商,培養其最初的財富理念。三是傳授相關的知識。傳授一些與財商有關的基本財務知識及簡要的經濟學原理。
(2)確定財商教育目標。幼兒園階段:認識錢的來源和用途。識別錢幣和圖案,通過錢幣掌握一些人文知識,通過游戲的方式懂得交換的簡單道理。
小學階段:掙取和用好零花錢。初步認識財、物,懂得交換、購物,學會賺零花錢,學會積蓄和擁有自己玩具、圖書、文具等財物。
初中階段:學會記賬管好錢。掌握儲蓄知識,了解通過勞動創造獲取財富,樹立起勤儉節約、自強自立的理念。
高中階段:學習投資如何起步。熟悉“錢生錢”的方式,初步了解信貸、股票、基金等金融知識,培養其對經濟社會的感知度。
大學階段:獨立管理財富的開始。合理控制和安排消費支出,學習基礎投資知識,嘗試投資賺錢。
(3)開設財商教育課程,規劃編寫教材。學校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體,應該重視青少年財商教育,調整現行的教學大綱,增加財商教育內容,將財商教育作為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同時要針對青少年的特點,認真編寫財商教育教材,開發財商教育軟件。
2.遵循財商教育原則
(1)系統性原則。財商教育的系統性體現在其理論建構綜合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社會學、系統科學、倫理學、教育學、心理學、法學等基礎理論,其實踐概括建立在對古今中外財商教育實踐基礎之上;教育途徑涉及學校、家庭、社會;對青少年進行的教育和訓練包括觀念、知識、技能等多個層次;對青少年的教育和訓練是分階段的。
(2)主體性原則。財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青少年的財商素質。任何素質的發展都離不開主體的積極參與。因此,一方面要尊重青少年的獨立人格,另一方面,要善于激發青少年的學習動機,引導青少年自主學習相關理論,積極參與投資理財類實踐活動。
(3)動態性原則。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通過相關的學習、訓練和不斷的財商實踐,人們的財商水平會不斷提高。財商教育的動態性要求,對個體財商的培養過程要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前后銜接、協調一致。
(4)開放性原則??萍及l展、知識激增、社會進步、經濟繁榮的事實,不斷豐富著財商教育活動的條件和環境,使財商教育活動的領域不斷擴展,形式日益多樣,水平逐漸提高。有鑒于此,財商教育要加強課程建設,與時俱進,根據青少年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動態,及時地吐故納新。
(5)實踐性原則。首先,財商教育目標是實踐的。財商教育目標既包括對青少年觀念、知識的培養,也包括對青少年技能和行為的鍛煉,歸根到底是知、情、意、行的統一,落腳點在青少年的經濟行為上;其次,財商教育過程是實踐活動。財商教育實踐包括課堂和課外、校內和校外的大量教育活動,貫穿于財商教育全過程,主題明確、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是青少年財商素質形成和發展的有效途徑;最后,實踐能力是財商教育評價的根本標準。只有受教育者面對經濟生活情境,其觀念、知識轉化為經濟行為,潛在的財商素質變為顯性的財商實踐行為,才能認識和評定其財商素質水平。
3.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培養健康的理財文化
要規范社會大眾傳媒有關消費的導向問題,倡導理性消費的社會風氣。要積極發揮各級廣播電視局、文化局等行政部門市場經濟有形之手的作用,及時規范引導傳媒的消費導向,倡導理性消費的觀念,并適時向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提供理財知識教育。
4.發揮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科學引導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財商教育應該從小孩子抓起。這其中就需要家長在觀念和行為上有所改變。首先,家長要加強自己理財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其次,家長要轉變傳統“小人喻于利”的傳統理財觀,及時對子女進行理財方面的教育;另外,更要摒棄那種智商第一、學習第一和前途即“錢”途等等這些錯誤觀念;最后,幫助子女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理財觀,幫助他們制定科學的消費計劃,利用適當時機和在一定范圍內鼓勵他們進行儲蓄、投資等實際的理財實踐。
財商的高低決定了人們生活中個人財務問題的好壞與多寡。它需要依靠學習和鍛煉獲得。因此,每個人都可能擁有較高的財商,青少年時期是學習的最佳階段,很容易接受知識,可塑性也很強。所以,在青少年時期進行有關財商的學習最有效果,也最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