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學評價
時間:2014/3/31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的合理性依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如何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大小。但長期以來,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決策者,還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沒有很好、很深刻地認識到這一問題。因而導致了對思想政治教育不計成本的投入,而不考慮與投入相應的結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問題是一個重要的而且我們不能回避的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在實踐過程中充分運用各種方法和途徑,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從而對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和社會發展產生積極作用和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僅指內在效果,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能夠順利地轉化為教育客體的思想道德素質,也就是教育客體能把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內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準則;同時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提升教育客體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也就是教育客體把內化了的思想道德準則外化為自己的行為,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以上兩個方面是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中都能注意到的問題,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充分發揮除了以上兩個方面外,還有一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問題,即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的投入獲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這是一個往往被忽視的問題,這也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從以上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內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三個方面的內容,是效果、效益、效率的有機統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教育主體、教育客體、教育內容、教育環境等要素相互作用產生的良性效應,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價值的體現,具體說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實現主要有以下表現:第一、教育對象認同并接受教育者所傳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第二、教育對象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已將教育者所傳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內化為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發生了朝著與教育者所引導、社會所期望的方向發展變化。第三、教育對象在行為上能自覺實踐教育者所傳授的思想政治觀點,并能夠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便捷可行,以較少的投入獲得以上的結果,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低,效率高。
從根本上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標志和體現,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依據。因此,我們在評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時,既要考察其達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社會所期望的教育目的程度,也要考察其符合教育對象思想變化規律的程度及滿足教育對象內在需要的程度,同時也要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在實施過程中的成本投入與產生效果和效益的比例。所以說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效益、效率的有機統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評價標準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評價標準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客觀價值尺度,其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的成敗。從以上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基本內涵的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包括效果、效益、效率三個緯度。因此,我們在確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標準時也應該從這三個方面去尋找其依據。
1.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看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評價標準確立的依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科學性及與教育對象的思想變化規律和接受能力的吻合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科學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理論的科學性標準應該包括三個方面內容,從其產生角度來說,它來源于自然和社會實踐,是對客觀事實真理的理論概括,因此它應具備真實性和本質性;從它的應用結果角度來說,理論應與教育對象和教育環境相適應,因此,它應具備適應性和合規律性;從理論本身的表述形式和人們對其的接納角度來看,理論應具備流暢性和可接受性。要評價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應是科學正確的、真實的,是經過實踐檢驗,符合事物內在聯系和本質規律的。不正確的、不科學的教育內容要想獲得好的效果,幾乎是不可能的。馬克思曾對此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逼浯危枷胝谓逃齼热荼仨毞辖逃h境、符合教育對象的實際及其思想發展變化的規律。毛澤東指出:“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還應注重理論的流暢性和人們樂于接受的形式。也就是說必須與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接受能力相適應。
2.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看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評價標準確立的依據:思想政治教育對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滿足度。思想政治教育與一般教育活動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一定階級、政黨和集團服務的,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意識形態性。思想政治教育總是以滿足國家和社會的一定需要為其存在的基礎,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偏離或背離了國家和社會的需要,那么它就出現了存在的合理性危機,更談不上有效性的問題。國家或社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一種特殊的需要,它是社會在發展過程中由于人才的缺乏而引起的攝取狀態,這種攝取狀態是黨和國家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動力因素,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需要等。政治發展的需要就是為一定社會培養接班人的需要,在任何社會都存在?,F階段在我國,就是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接班人的需要。在階級社會中,思想政治教育總是為一定階級服務的,受一定政治的制約,并對一定政治起重要作用。經濟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對有一定知識、技能和品德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需要,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一定的人才,為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無產階級統治地位的穩固的需要。文化發展的需要是社會通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以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由以上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和它是否滿足或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密切相關。
3.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看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評價標準確立的依據: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可行度和操作的便捷度。如果說以上兩點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以實現的充分條件,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可行性和操作的便捷性便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可行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所設計、采用的方法、手段在復雜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下具有發揮效力的適應性。這種適應性不僅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而且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如何,關鍵要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執行情況,也就是說,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必須可行,如果在實踐中不可行,當然就稱不上什么效率了。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可行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重要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越具有可行性,它的可行度越高,那么它的效率就越高,思想政治教育就越有效。
思想政治教育操作的便捷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當中,降低各方法步驟、環節的復雜性程度,整個方法中所包含的必要的步驟數環節數是否最少。也就是以較小的投入、較低的成本獲得較大的產出。這一標準是從理論形式的角度,對理論的內核的表現方式加以闡釋的;這一標準告訴人們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有“選優”、“提效”的思想;這一標準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尺度,只有相對意義上的追求方向。要保證思想政治教育最終結果的有效性,就必須保證方法程序的每一個步驟簡單有效,以及方法整體步驟、程式的簡潔、精干。由于每一步驟簡單,就降低了在每一步驟中出錯的可能性;由整體步驟數目的減少,勢必減少整體方法在步驟銜接、環節轉換過程中出錯的機率,從而使整體方法操作簡便、高效。成熟的理論在形式上往往是簡潔的、精美的,往往也是便捷的、高效的??傊僮鞯谋憬菪詷藴室笪覀冊谒枷胝谓逃木唧w實踐過程中,盡量簡化程序和步驟,提高整個過程的效率,從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