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阜寧中學研究:數字化校園建設策略與有效利用

時間:2014/3/29
一、研究背景

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通訊工具的不斷更新,遍布全球的互聯網絡正在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地滲透到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中,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信息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變著人們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這是對教育的嚴峻挑戰,也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教育信息化的實質,就是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與教學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應用;建設教育信息資源,這是教育信息化順利發展的關鍵;建設教育信息網絡系統,這是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基礎;建設教育信息技術及應用的人才隊伍,這是教信息化的成功之本……所以推進教育信息化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行政舉措,更是科學技術和學校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

阜寧中學作為國家級示范高中、江蘇省四星級學校、江蘇省電化教育示范學校,多年來緊緊圍繞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工作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上級電教部門的指導下,學校電化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績。1999年被授予“江蘇省電化教育示范學校”;2000年獲得了江蘇省計算機應用奧林匹克夏令營活動的主辦權;2005年通過了“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范校”的驗收,下半年又被表彰為“江蘇省現代教學儀器管理示范單位”。我校新校區的信息化裝備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學校有電腦400余臺,所有辦公室都配備1至2臺電腦,教學一線的骨干教師都配有筆記本電腦,計算機教室3個,學校90個教室全部配備了包括投影機(或背投電視)、視頻實物展臺、電腦的多媒體教學系統;在網絡建設方面,學校具有自主域名的學校網站,校園網通過光纖專線方式接入 INTERNET,800多個校園網信息點覆蓋了學校行政辦公室、教師辦公室、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報告廳等所有場所,運轉正常,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21世紀的今天,人類在科學技術上有了跨越式發展,各國都通過激勵機制有效地推動了本國科學技術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我國也是如此。然而高度的發展也帶來了高消耗,即使作為事業單位的學校也是如此。名目繁多的文件、試卷、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紙張、油墨等資源。如何進行可持續的發展,減少資源的利用,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是一種最佳選擇。因此對于《數字化校園的建設策略與有效利用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尤為重要,也符合國家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

運用軟件和網絡技術構建數字化校園平臺,運用數字化校園平臺對學校的行政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以及對使用前后的資源消耗、工作效率等方面進行評估,以拓寬數字化校園的應用領域。同時總結數字化校園平臺的應用價值,并向周邊兄弟學校推廣,促使教育行業運用數字化技術節約社會資源。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將建成學校各學科資源庫,全天候對老師開放,這可以減輕教師以個體進行單兵作戰,自我收集資料的工作負擔,使老師騰出更多精力進行學生和學術的研究,有效促進教師由教書匠向教育家角色的改變;

2、數字化網絡資源的共享性和迅捷性,既可以減少自然資源的使用,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通過學校網站建設,可以加強學校與學校、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學生、領導與職工等方面的聯系溝通,形成家校生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提高學生管理的時效性;

4、數字化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推行,提高學校的整體工作效率,使學校有精力對高端管理模式進行研究,從而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

三、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研究以數字化校園平臺的建設與利用為切入點,著重研究以下重點:
(1)研究現代教育、現代管理的有效手段;
(2)數字化校園的構建設想;
(3)數字化校園的構建過程的分工;
(4)數字化校園平臺的建設與充實;
(5)數字化校園平臺的日常維護。

四、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1)課題組擬定研究工作條例,明確參與者的權利與義務,保證研究工作的開展。
(2)對課題任務進行分工,研究任務分解到人,各司其職,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主體作用。
(3)定期請專家蒞臨指導,教處室牽頭為課題組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
(4)課題研究堅持以校本研究為主,在適當時候舉辦實踐調查、參觀學習、成果展示、研究性網絡課堂觀摩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5)本課題主要研究采用以虛帶實、以實論虛、虛實并舉的方法,即實際操作與經驗總結、理論探索相結合,分析與綜合相結合。采用的手段包括:實踐研究法(核心方法),文獻研究、調查法、訪談法、研究課、研究活動(競賽評比)、各項相關資料的整理分析、網絡研討等。研究途徑主要包括:參觀學習、實踐案例研究等。在開展研究活動過程中將不斷吸收新方法,研究新思路,力爭取得更大成果

五、研究的步驟和預期成果

課題的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起始階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
確立研究課題,調查外圍研究情況,填寫課題申請議定書和實施方案,成立研究小組。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
制定課題研究計劃,指定課題研究小組的分工表,優化數字化平臺,向上級匯報開題登記表和開題報告,學校各部門推廣應用數字化平臺。

第三階段:中期報告2012年7月
匯總各部門使用數字化平臺的材料,使用前后情況調查表,中期報告,請專家指導。

第四階段:繼續實施階段2012年8月-2013年4月
就第二階段中某些不足進行再實驗探索,對專家提出的意見與建議進行整理改進,探求數字化平臺應用的價值最大化。

第五階段:整理結題2013年5月
整理歸類材料,撰寫結題報告,專家檢驗。

貫穿于各階段的預期研究成果:
(1)不同研究階段實踐方案及實施依據研究;
(2)數字化手段與學校管理融合過程中的實踐案例;
(3)數字化手段應用前后效果反饋調查表;
(4)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5)學校數字化管理的規章制度;
(6)本課題研究的學術報告
(7)教師論文、總結

本課題組將在研究過程中,組織研究人員完成一系列高質量的研究性教育科研成果(包括研究報告、論文、研究體會、網絡平臺、優秀案例、案例分析等),力圖通過課題研究產生一批創新型、科研型、能力型、高品位的校園數字化工作人員。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一 | 视频一区网友自拍第二页 | 亚洲欧美日韩污在线观看 | 天天久久久精品精品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