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治班級 加強班級建設
時間:2014/3/25
建立“以德治班”的管理機制,要從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著手,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1)良好的情感關系。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或充滿信任的友好關系,使師生心理距離達到和諧的程度,要把教師的奉獻融入學生生命的成長過程當中。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因此,班主任工作必須以情感教育為前提,以對學生的熱愛為出發點。如果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一味地闡述道理,而忽視感情的溝通,學生聽起來枯燥無味,就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相反,如果師生是建立在情感關系上的教育,這樣效果就會截然相反。
比如,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情緒往往比較高漲,容易滿足,班主任應該及時跟學生分析具體情況,并提出下一個目標以做到“勝不驕”,而當學生遇到挫折,遭到挫敗時,犯錯誤時,情緒往往比較低落,班主任更應該及時與學生交談,找出學生失敗或犯錯誤的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并給予他們鼓舞與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斗志”,達到“敗不類餒”的效果。
根據羅森塔爾效應,鼓勵和期望是前進的動力。班主任應多鼓勵,少批評,想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后進的學生也需要鼓勵。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從而來增強師生的情感關系,達到師生的溝通與相長。
(2)平等的地位關系。傳統教育中師生關系,是學生依附、適應教師。也就是學生處在從屬于教師的地位上,但是新型師生關系是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要求教師為了學生更主動、更活潑地學習、生活、處事,努力地適應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這樣才能使師生的心理距離拉近,達到學生的德育內化教育。
2.科學民主的管理是以德治班的主要途徑
一個班級的好壞關鍵在于班集體的建設,在于科學民主的班級管理??茖W民主的管理需要學生的充分參與及教師的激發引導。具體做法:
(1)在班團干部的選拔上,選舉制和聘任制。即通過全班同學選舉產生主要班團委會,并規定任用期限,最后由班團委聘用其它班團干部。
一般選出的班團干部應該是班集體的中堅和支柱,是集體的代表,是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或是思想積極上進、心理狀態佳、學習態度端正、辦事能力強、責任心強并能搞好同學關系的積極分子。
(2)成立班級管理委員會,監督班團干部職權的行使,每兩周在班級上公布情況,經過班級學生民主評議,“不及格”等級的班團干要自動退職,以便班團干部的素質進一步提高。
(3)由班團委制定班級工作計劃,由全班學生討論通過,并執行計劃,組織開展班級活動。
(4)由班干部負責處理班級日常事務,由團支部負責班級團務工作,并制定輪流值日制,并記載班級日志。
(5)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一員參與班級活動,并給予指導。
(6)評先評優要民主選舉產生,凡符合“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文明學生”和“優秀學生”的同學,都要經過全班學生選舉產生。
這樣就使學生人人都有參與管理班級,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全面發展,使他們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
3.創新實踐活動是以德治班的重要內容
任何良好品德,都是在教育者為受教育者組織的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所以品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說教上,更重要的是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實踐活動。
班主任要根據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不斷創造出良好的活動和交往的環境與條件,通過各種有益的實踐活動對學生施加積極的思想品德影響,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1)學習創新活動??梢岳冒鄷n和課外活動,開展一些有關于學習經驗、各科學習方法的交流會、師生學習座談會、班級學習論壇、優差生對話會、成立各科學習興趣小組、心理健康教育等,這些學習創新活動改變學生過去只接受理論學習的局面,能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鉆研精神、文明禮貌以及協作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創新活動中形成優良的思想品德。
(2)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學校每期的勞技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勞動中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優良品德,也可以提高學生克服勞動中的困難,培養學生積極、熱情的勞動態度與吃苦耐勞的精神。還有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4.利用家庭、社會資源進行班級管理
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所產生的“合力”作用。家庭是人們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從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時候,深入淺出地進行道德啟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循循善誘,以事明理,引導其分清是非、辨別善惡。
父母不僅是幼童的第一任德育教師,而且一個人在青少年期間,父母也是最有權威的德育教師。好的家教勝過一打教授。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學校要科學規劃不同年齡學生及各學習階段道德教育的具體內容,堅持貫徹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加強校紀校風建設。
要組織學生參加適當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認識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事,并接受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社會是進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課堂。黨政各部門、社會各方面要結合各自的工作職能,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大力宣傳基本道德知識、道德規范和必要禮儀,使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要積極開發優秀民族道德教育資源,利用各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歷史和革命傳統教育。要不斷充實富有時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內容,推廣學生易于接受的各種教育方式。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緊密結合起來,相互配合,相互促進,要突出社會教育,鞏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成果,形成合力,促進道德教育的深化。
因此,班主任工作中的班級管理還需要有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來做保障,從而實現以德治班。
5.實現以德治班的班級管理還需要提高教師的素質水平
如完善教師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發揮教師的語言藝術功效,如利用幽默風趣,提高批評的效果,開啟學生的智慧,多講贊揚話,少說批評話等。
這項工作不單是班主任的事情,也是全班科任教師的事情。要優化班級管理,不但要在戰略上科學管理,還得在戰術上用愛心來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