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師首先樹立好的學習榜樣。
要學生優秀,老師得更突出。課堂內外,教師思維的敏捷,求實的精神,精彩的講解都會贏得學生的喝彩,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指導學生對數學學科內容進行一定的拓展和聯想,比如自編數學應用題、自編謎語、續編故事等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與理解;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
2,讓學生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主動學習。
學以致用,學習數學的作用是什么呢,對學生的生活和未來會有什么作用和影響。。。。。。只有學生了解了這些才會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如在學習一次函數時,我設計了一道這樣的數學建模的題,讓學生課前調查自己家一個月的電話通話時間,電信局對電話的收費方式,然后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家的通話時間構建函數關系,為自己家的電話找到適合的電話套餐。這樣做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課堂上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把學生認為枯燥、乏味的數學趣味化,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根據學生情況及上節課的教學情況,對教案作適當的調整。分層次設置問題,爭取使不同程度的學生能各取所需在課堂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幫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4,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成為課堂的主人。
作為數學教師,除了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想方設法讓學生喜歡數學課,對數學產生興趣外,還要積極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對于知識的講解以及對于任何一個結論的產生,盡量不是出于老師之口,而是通過合理的引導,指導學生自己探索、歸納,直至總結出來,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同時在探索、歸納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能力。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問題,但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他們自己。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讓學生們自主解題,最后是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5,幫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學不好數學,相當一部分的學生認為是由于自己能力差、腦子笨、 題太難,表現出對學習的無能為力。這些消極的自我概念會削弱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習進一步發生困難,造成新的學業失敗,形成惡性循環。 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學習不好數學的現象,查找原因。重視學業不良學生的積極自我概念的培養和自信心的重構。這一切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合理期望,我班上有個學生,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基礎都較差,課堂回答問題時總是缺乏自信,連當眾發言也不敢。于是,我將注意力盡量多地投放在他身上,對他所取得的點滴進步都給予贊揚,如作業整潔一些,主動地舉一次手都會表揚。教師的期望值要適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應該是學生“跳一跳能夠得著的桃子”,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只要經過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教師在心理上要平等地對待學業不良學生,不輕視、歧視,同時請其他教師共同關注這些學生,在與學生接觸的任何時間里,總以積極的、鼓勵的語言與其交流,問問學習中的困難,需要教師幫助什么;課堂的學習時間里給予照顧,留有思考的時間,心理上給予寬慰;布置作業時與學優生有所區別,組織基礎題和適當的提高題。平等的交流、積極合理的期望煥起了學生學習的心理愉悅感,激發學生在學習中找到了成功感。
6.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實質上就是讓學生能夠使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創新學習。那么,教師必須在這方面進行科學的循序漸進的指導,想方設法讓學生自己構建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訓練他們“一題多解”,設置開放型的問題,訓練他們的發散思維,并且有計劃地向學生傳授現成的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課前準備,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及時總結,勤于動腦,善于質疑,按時完成作業,制定學習計劃等。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求和引導他們準確、完整、流暢、嚴密地表述出解題思路過程等。
學生思維的發展過程是直覺—具體形象—抽象邏輯思維循序漸進的所以教學中注意以下方面的培養。(1)動手操作能力。皮亞杰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動手操作是學習數學的好方法,可以建立有序的、層次的聯系,使表象 豐富而具體,教學中如果只是簡單的演示,只會收效甚微。如涉及函數或者幾何圖像的問題,最好讓學生自己動手作圖。(2)提高觀察能力。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觀察力起著重要作用。依賴觀察要對數、形、數量關系及邏輯過程進行感知理解。如學習立體圖形時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模型等。(3)培養運用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能理解的題目情境,激活舊知,引發思考,誘導他們提出問題,發現結果,指導他們運用已獲得的知識,解決不熟悉的問題,提高本領,獲得成功。(4)培養自學能力。抓好學生課前預習,課后總結的習慣,通過讓學生“讀、記、述” 進行引導,重視在新課前指導他們鞏固哪些舊知識,預習什么內容,指明知識間有什么聯系,向他們提出激勵性要求等。(5)集中精神學習的習慣。課堂上,要求學生精力要集中,不做與學習無關的動作,要認真傾聽老師的點撥、指導,要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新舊知識的聯系,弄清公式、法則的來龍去脈。認真地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對他人的觀點、回答能做出評價和必要的補充。(6)良好的做題習慣。規范的書寫,書寫要清潔。格式、數字的書寫、數學符號的書寫都要規范。做題要認真審題,仔細運算,獨立思考,獨立完成。(7)善于質疑的習慣。在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發現、形成的探究活動中,善于發現,提出有針對性、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是學生創造性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要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