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家長參與的策略
教師如何促進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為家長提供孩子在本學年各學科的學習中需要掌握的技能的清單。
跟家長一起為孩子制定學年目標。
發起一個班級家長志愿者項目。
建立一個家長資源中心(針對家長關心的問題,比如兒童發展、兒童健康與安全,以及當地的家教服務中心信息等,為他們提供相關資料)。
開通一條家庭作業熱線,供家長和學生咨詢。
邀請家長給學生作講座或展示,讓學生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在發放成績報告冊、開家長會之后,為家長舉辦如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的培訓班。
經常跟家長進行溝通,定期給家長發放學生作品收集冊、每月特別活動安排計劃、班級通訊以及親子活動建議等。
教師如何指導家長幫助孩子學習
讓家長明確了解孩子每個學科的課程目標,并就以下問題給家長提出建議:
如何幫助孩子尋求校外支持?
如何幫助孩子實現個人目標?
如何幫助孩子備考?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終身學習技能?
讓家長參與學生學習目標的制定、課程的選擇以及中學畢業后教育與就業的規劃。
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家長進行教育:兒童學習方式的差異、學習的動機、影響學習的各種因素以及考試。為家長提供研討會、培訓和書面材料。
讓家長知道,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年級的不斷升高,家長參與孩子學校教育的方式也會有所變化。
督促家長給孩子讀書,給家長布置讀書任務。學生的閱讀成績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要比數學、科學更大。大聲給孩子讀書,以及跟孩子討論書中的故事,是提高孩子閱讀成績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在作業本上簽字。為了幫助學生完成作業,讓家長每天在學生的作業記錄本上簽字,同時也要讓學生簽字,讓家長和學生共同承擔責任。每到周末,給每天都完成了家庭作業的孩子及其家長發一封祝賀信。
讓家長了解學生的研究性作業,并督促其按時完成。如果教師給學生布置了需要花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研究性作業,為了保證學生理解作業要求,可以讓學生把書面作業任務給家長看,并向家長詳細說明作業的有關要求和評分標準,然后讓家長簽字交回。
布置需要家長參與的學習游戲。
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教師可以告訴家長什么
家長對孩子學校教育的參與越多,對孩子的成長越有利。教師可以給家長提以下建議:
每晚檢查孩子的作業。
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每天向孩子詢問學校里發生的事情。
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時間。
及時跟教師討論孩子所取得的進步。
在家進行閱讀、寫作和其他學習活動。
有意義地使用家庭閑暇時間,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訓練解決問題能力的游戲。
營造一個鼓勵提問、討論的家庭交流氛圍。
讓孩子參與家務,從中領悟勤奮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
為尋求答案使用參考資料或到圖書館查詢。
為孩子制定遠大而又現實的目標。
鼓勵孩子為了更長遠的目標放棄短期利益。
發現孩子的特長并鼓勵其發揮特長。
把對孩子的高期望告訴教師,并征求教師的建議。
當孩子取得進步或成功時,讓其他家庭成員、朋友和鄰居們知道。
鼓勵孩子全面發展,表揚他所取得的點滴進步。
除了實際措施外,多給孩子以口頭上的支持,比如對孩子表示關愛和認可,對其在學校的學習收獲表示出興趣。
把孩子的作品掛在墻上,把孩子創作的詩歌、美術作品送給親友。
經常跟孩子討論接受良好教育的意義。
組織家庭成員進行閱讀、寫作和討論活動。
一起觀看電視節目并進行討論。
為改進地方教育而呼吁。
積極參加家長會,做學校家長—教師協會的成員,擔任學生的導師、教師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