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人們發(fā)現,在大致相似的教育環(huán)境下,孩子的成長狀態(tài)和發(fā)展水平,往往呈現出顯著的個體差異,原因何在?這是困擾許多家長的問題。
那么,優(yōu)秀孩子到底又是怎么煉成的?最近,廈門外國語學校心理高級教師黃碧芬在由其編著、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傾聽孩子們的內心呼喚》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這個答案。
18個優(yōu)秀孩子的成長故事
廈門外國語學校多年從事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的黃碧芬老師說,兩年前學校喜迎30周年校慶,作為老教師,自己由衷地想寫點東西獻給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老師,也樂意藉此機會與關心教育的人們分享、探討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那么,什么樣的案例更能讓人們有所反思和借鑒?基于對積極心理品質培育價值的系列研究,黃碧芬決定,讓學生自己推薦一批擁有“樂觀、向上、合群”特質,并已達成自己心儀目標的同學,來做成長心路歷程的一對一訪談探究。
從2011年4月啟動這個計劃,到今年11月由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前后用了兩年半時間,18個優(yōu)秀孩子的成長故事便這樣呈現在面前,帶給人們一陣驚喜。值得一提的是,書稿盡可能保持了孩子們原汁原味的語言。黃碧芬說,“這更能體現孩子們鮮活、敏銳的思想情感。”
這些一對一的訪談錄觸及了這批優(yōu)秀孩子真實的心靈世界,描述了他們自我追求卓越的成長軌跡,也揭秘了他們自我成長過程中的諸多抉擇,每個訪談后還以“精采聚焦”形式進行了總結。
黃碧芬希望,這些孩子朝氣蓬勃的生命成長故事能帶給人們有益的啟示。
優(yōu)秀孩子接納自己和他人
近距離地和這批孩子(高三保送生、出國留學生、高考優(yōu)秀生)交流,黃碧芬發(fā)現,他們身上具有這些共同特質:較好的鑒賞力和判斷力;真誠地接納自己和他人;積極地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思想方法;更多坦率自然的求真思維、有目標引領的行為管理;自律自立并具有獨立擔當的勇氣等。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fā)展?jié)撡|和智能優(yōu)勢,他們具體生活的環(huán)境氛圍,尤其是他們所在家庭系統(tǒng)、學校班級系統(tǒng)的人際關系質量,父母和老師的育人觀、生活方式等,都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產生至深影響。”傾聽孩子十多年的經歷,讓黃碧芬更了解孩子們心靈的脈動。“如果說孩子是否追求自我實現,在高中階段更多取決于其自身素質及是否有強烈的主觀愿望、清晰的目標定位,那么,小時候父母和老師給予孩子的身教言傳品質、探究事理的價值取向、是否智慧地促進孩子堅持自我實踐或自我突破的歷練等,都影響孩子的成長。”
人的自我實現或健康成長,實際上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基于現實生活需要和發(fā)展需求的自我選擇系列。黃碧芬說,家庭和學校營建的樂觀、向上、合群的文化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是引領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父母愛孩子,很容易從自己的經驗出發(fā),希望幫助孩子走一條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但這里隱藏著極大危機。黃碧芬說,孩子的生命發(fā)展有各階段的關鍵問題。從小更充分感知和自主探究的孩子,會表現出更勤奮自律、勇敢正直、追求卓越的好品質。
“當今父母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過度關注或盲目要求,使孩子喪失了作為一個獨立健全的人應有的生活能力的歷練機會,導致許多孩子心理負擔重,只能被動地、受審式地在迷茫中艱難前行。”黃碧芬說,在孩子與父母存在重要價值沖突的家庭,孩子會更多地選擇回避父母。
父母要學會謙遜地以孩子為鏡。在看到孩子的混亂或不足時,要真誠了解其真實狀態(tài),檢查自己與孩子互動的方式和內容,與孩子探討可行的面對及改善的途徑。“這本書里孩子的父母,至少都有一位能在孩子需要時,傳遞飽滿溫暖的正能量。”黃碧芬說父母自重而有愛,有對一時錯誤的寬容,有對關系道義的堅守,有對求知與成長的等待,有對孩子的信任和無條件的愛,就能聽到孩子的內心呼喚。
老師學養(yǎng)豐厚并關愛學生
“在孩子成長歷程中,通常會有一個到多個能感染或啟發(fā)孩子心智、溫暖孩子情感的老師。能有這樣的相遇和發(fā)現是師生彼此的福分。”
黃碧芬說,教師的職業(yè)使命是育人教書,是幫助學生盡可能成為一個有利于自我發(fā)展同時有益于社會和諧發(fā)展的人,這規(guī)范了老師應有更充分的對孩子及其發(fā)展現實和需求的尊重和理解,有更濃厚的文化修養(yǎng)和優(yōu)雅清晰的表達方式。
正因為如此,在書中后半部分,訪談呈現的是一組優(yōu)秀老師的群像。他們有自己扎實的專業(yè)教養(yǎng)功底,更有理解人性、了解學情、珍愛生命、關心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積極思考,有在維穩(wěn)的前提下自覺投入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實踐。
無疑,這些學養(yǎng)豐厚而又關愛學生的老師,表達清晰風趣、以身作則的老師,既能開拓學生視野又善于鼓舞士氣,培育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老師,不僅深受學生愛戴和推崇,更成為優(yōu)秀孩子的引路人。
觀點鏈接
●人的成長離不開環(huán)境的哺育,也很容易受制于個人或環(huán)境的局限,關鍵要看他這個人與他所處的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中的人建立了什么樣的關系。
●好的家庭氛圍包括和睦而有建設性的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質量。這是可信賴的自我意識和人際關系的基礎,這是孩子們得以專注求知、不懼成長困難的心理基礎。
●唯有讓學生自主選擇并親身經歷具有挑戰(zhàn)的基于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才能激發(fā)他們傾聽自己生命呼喚的原動力,積極主動甚至超越性地打造自己的生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