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高效課堂質疑的誤區與對策

時間:2014/3/18

學生能否主動地、創造性地進行學習,是衡量課堂教學優化程度的重要尺度。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切創造活動的基礎。質疑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可是,仔細審視這些課堂質疑,卻發現存在許多誤區:

1.東拉西扯。表現在教師把引發學生質疑作為教學時尚加以追逐,沒有根據學生的需要和教材的特點實施教學,結果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偏離教學中心,無思考價值。

2.疑而不解。表現在教師把學生的提問作為一張美麗的標簽,貼在課堂教學這本書上。有的教師一方面千方百計鼓勵學生質疑,一方面卻沒能高度重視學生的思維成果,仍舊按照備課時預先設計好的問題進行教學。這樣就形成師生注重提問而不注重解疑的不良局面。

3.主次不分。主要指在學生質疑過程中,教師不加判斷,不加疏導就進行教學。這種“學生牽著老師走”的做法與“老師牽著學生走”的危害性等同,造成課堂教學秩序混亂,效率低下。

走出誤區的對策:

1.把握質疑的時機。前提是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心理學研究表明,問題是在人對事物感知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激發學生提問,一般都要在學生整體感知教材后進行。

前質疑。學生在初步感知教材后,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懸而未解的問題,此時,不妨讓學生說出來,以便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注重探討問題的解決。

中質疑。在學生整體感知教材后,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這時老師在學生解疑的基礎上,要對個別問題進行適當的引導。

后質疑。傳統做法是教師問學生學了教材后還有什么問題,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學生的差異性,他們很可能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但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這樣的問題難以使教學發揮最大的效益。因此,課尾質疑需把握兩點:一是選擇探索意義較大的問題進行;二是圍繞教學重點、難點進行。

2.培養解疑的能力。教會學生質疑,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解疑。

即時解決。針對一些信息量比較少,在教材中能找到明確或近似答案的問題,教師可直接以解釋性的等量信息作出解答,也可以讓其他同學作出解答,還可以引導提問的學生自己尋找答案。

實施反詰。有些問題的提出具有多種發展可能,這就要求教師采取適當的手段,促進課堂向合理解決問題的目標前進,防止誤入歧途。

組織討論。對于涉及重點或難點的問題,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把問題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從自己的認知出發,將觀點融入小組中,讓學生觀點碰撞,進一步形成新的認識。

延伸課外。教師要樹立“生活即課堂”的教育觀,明確在課堂上產生的大量問題需要學生在課外去探索。教師對于學生的質疑,除了讓學生從課文和學習中找出依據外,還應鼓勵他們聯系實際,進一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香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播放 | 在线视频不卡欧美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看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