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他憑什么成為省級優秀校長?

時間:2014/3/6

實干:天下事,為之,則難者亦易

     在育才,有一個八字校訓:“樣樣落實,天天堅持。”
     不少記者來采訪:“校長,育才的成功有沒有什么訣竅?”
     實干,郜晏中如是說。
     是的。實干是基礎。學校創辦至今,7年了,7年來,他堅持站崗——每天早上6點30分準時到校,迎接學生。下雨時,他就站在傳達室旁邊,他的目的是問問學生,校徽有沒有帶,早飯吃了沒有。他關心每一個學生,熟悉到能叫出全校每一個班的每一個孩子。
     說干就干,是郜晏中的辦事風格。06年底育才初三在期末聯考中遭遇了科學慘敗,成績排名倒數第一。
    郜晏中馬上召開了科學質分會。在會上,他聽取科學組任課老師的意見,加重科學的課時量,讓初二的老師來助陣,一人帶一班,一聲令下,十幾號人的強大陣容和培優、補缺班迅速開展起來。郜晏中還特地將07年聘用的外地物理、化學老師提前請來,直接帶畢業班。這樣,教師們群策群力、大顯神通。,在07年第一次聯考中迅速恢復到預期目標,確立了領先優勢。
     在即將出版的《八年磨一劍》書中,郜晏中是這樣評價育才“實干”的辦學思路的。
     其一,先打牌子,后造房子。狠抓風氣,精抓質量。小成本、大規模、不鋪開招生,隨著育才一年又一年的中考成功,其社會附加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03年到05年,杭州拱墅區ZF先后兩次撤并學校,將兩座校舍劃撥給育才中學使用。
     其二,招生寧缺勿濫。
     其三,管理上,育才的作法是“洋洋落實,天天堅持”。郜晏中這樣注釋他的“實干”細節:7年風雨無阻,沒有耽擱一天上班,每月召開十幾個質量分析會,從不缺席;盡可能多地和學生在一起,用心記住他們的名字,盡量做到每個學生都認識。
     老師們輔導、補缺,個個落實,人人搶先;三伏酷暑家訪,從無怨言。在育才,沒有臨時突擊,沒有臨陣磨槍,天天一個樣,三年如一日。
     “莫以事小而不為,莫以事煩而不為。”這是常掛在郜晏中嘴上的一句話。
     說到做到,效率才是發展的生命線,基于這樣的考慮,他提出了三個要求:
     他要求每一個學生:不說一句臟話!
     他要求每一位教師:堅持上好每一堂課!
     他要求每一次招生:不收取一分額外的贊助費!
     育才就是這樣,男生一律剃平頭,這樣最本分,女生一律不染發——因為沒有時間去干這些!
     育才學生就是不一樣,上課認真聽講,平時多想多問,成績最能說明問題,規范就是最好的德育口碑。只因為這一切的后面,有一個實實在在講求效率的校長——郜晏中。

正直:橫眉冷對千夫指

     在西子學校工作的歲月里,有兩件事一直縈繞在郜晏中心頭。回想起來,郜晏中覺得這似乎是他耿直個性的確切注腳。
     有一位老師想向學校借一張床,向郜校長提出要求,郜校長答應了。老師去總務處拿,總務處主任是董事會安排過來的,根本不買帳。老師只好又回來找他。
     郜晏中一聽,對那位老師說:“我跟你去找他。”來到總務處說明了原委,可總務主任還是不肯借。他站了起來,一拳把辦公桌砸了個洞:“我們教師在你心目中是不是連個民工都不如?!”
     總務主任愣了,過了很久,他才嘟囔了一句:“你砸壞我桌子了。”
     郜晏中說:“砸壞桌子,我賠!床你必須得借。”
     老校長有一個親戚,他經常讓人送油、鹽、醬、醋等到自己寢室里去。每次報銷伙食費,他總是從中拿一些。食堂的主管懼怕他,也不敢聲張。
     老校長是個要面子講交情的人,也就沒有拿他怎樣。
     郜晏中卻敢捋虎須,他第一個站出來,向董事會提意見,結果,董事會罷免了這條“蠹蟲”。
     從兩件事里,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胸襟。
     似竹,挺而有節,做人,當如郜晏中。
     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郜晏中明白,學校的聲名在于信譽,口碑是德。所以正直與無私,是做人之德,亦是立校之本。
     有一個家長曾放言,讓我兒子進育才,我跟你們捐二十萬,郜晏中笑著拒絕了。他說,育才從來不受非來之禮。
     為此,他在例會上多次強調,凡我校員工,禁止以一切借口受收家長贈禮,否則,視為違紀。考上了重高的家長們,送了唯一的一次禮——一塊匾額。上書:“一身正氣。”
     郜晏中破例收下了這份禮。這里面,包含著家長們對學校的信賴、激勵。這個從臨安鄉下出來打拼事業的年輕人知道:邦有道,不廢。
     確實,有什么比正直的心更能讓人靠近的呢。

 

創新: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郜晏中有一句口頭禪:每天有個新花樣,在育才,創新是主旋律。
     雖然校訓上寫著,樣樣落實,天天堅持。這其實與創新的舉措并不矛盾。
     針對一部分孩子“吃不飽”的現狀,06年下半年,郜晏中制定了走班制。就是讓接受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跨班上課,選科上課。這樣,初一有孩子去聽初二的課,不愿聽語文的,可以聽數學或英語。
     走班制實施后,一部分起點高的孩子感覺很棒,他們認為這樣可以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興趣。
    其次是免作業。好的學校往往有個缺點,就是作業太多。郜晏中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允許成績好的同學不做該科作業。比如一(1)班李詩云語文拔尖,就讓她可不做語文,看書或干別的什么。這樣,李詩云本人有更多空間去做別的事情。實際上,這樣可以為一部分孩子減負。為了真正達到減負,郜晏中還下了一道“軍令”,給每位老師半小時的課外作業量,以此為限,不得超標。否則,點名批評。若不改,視為事故處理。此令一下,孩子們輕松多了。晚上也有了多余時間去看閑書,修養身心。
    郜晏中使出了第三招,大膽啟用副課人才。比如讓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這件事情后來上了《體壇報》。這個當班主任的老師叫顧少鵬。小顧老師年輕,但已參加工作三年了,做年級組長很出色。讓他當班主任,也是處于周詳考慮。他時間多,與學生的誤會的反而更少,這樣可以減少學生與老師的隔閡。
     事實證明,這一招管用,顧少鵬是個負責的老師。抓語文,他想
     出個速記比賽的點子,抓數學,他從抓糾錯本開始。對于學生的管理,他使出了陪學生上課的狠招。學生一見,全服了,這位老師果然不凡。學生章珂說,他罵我,是為我好。我生病后,他又打電話又來醫院看我,我才知道他是真正為我好。
     在教師的管理上,郜晏中規定,每個中青年教師,每學期上一堂公開課,目的很清楚,想讓他們提高教學水平。在評定優質課時,更多注重有創新的方法,更多關注教師的教學個性。他主張激情式的課堂,認為,一個有激情的教師,才會是一個合格教師。
     在教學管理上,郜晏中出臺了一系列的變革措施。比如開會總結時表演節目,讓年輕老師出新招開例會,年級會與例會交叉進行。班長、學習委員手冊制,質量分析會的較真務實。考試時錯位安排,成立家長服務中心,新生家長會,初小銜接講座等等。
     郜晏中充分發揮他擅長講演的優勢,往往一場報告做下來,身邊家長早已將他圍牢,頗有“明星”效應,場面蔚為壯觀。
     為了學校的發展策略,郜晏中先是讀完碩士課程,又向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課程挺進。他認為,思想更新,才是根本。所以,他給了自己又一個“洗腦”機會。他甚至將自己的博士學位論文定為《構建育才中學的德育模式》。
     通古今之變,立一家之言。司馬遷寫《史記》源于通變。在郜晏中眼里,創新就是生命線,是育才作為一所名校發展的方向。
     荀子說過: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也許,只有站得比別人高,才有長遠的眼光與胸襟。才能使處于競爭中的民辦學校,在艱難的形勢下,走出求生求存的希望之途。
     貝弗里奇有言:只有創新才能推動歷史的前進。
     郜晏中用他的指揮棒指引著育才人;每天想一個新點子,他說,這也是育才的特色。

魅力:緣自真性情

    多年前,郜晏中是一個愛好詩歌才華橫溢的數學老師。現在在他的辦公室,有一個專門儲存舊作的柜子。拉開抽屜,會看見厚厚一大摞的手稿,而另一個抽屜則儲滿了書報刊的樣稿,許多由郜晏中手稿變成的鉛字文鮮活地跳躍在這些報刊上。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個懂得詩詞歌賦的男人,青年時應該是含蓄而內斂的。其實不然,在一些泛黃的相片里,我們讀出青年時代的郜晏中:高高的個子勻稱結實,一雙澄澈眸子嵌在一張完美俊逸的臉上,黑色的頭發又柔又亮,一些細碎的長發覆蓋住他光潔的額頭,垂到了濃密而纖長的睫毛上,鼻梁挺直,帶著好看的弧度,嘴角微微向上翹,顯得堅毅、有主見。他穿喇叭褲,梳著分頭,又有些桀驁不馴。高大修長的身軀,在白襯衣的烘托下,顯得更加清秀挺拔,竟有種讓人沉迷的魅力。
    多年后,郜晏中是一個奇跡,成了一面旗幟。在我們面前的郜晏中,經過磨礪多了一份成熟和穩重,短小精悍的平頭襯托出他的精干,高挺的鼻梁上架著眼鏡,眼鏡的背后有雙深邃的眼睛,當眼神凝注時,有著一種睿智的光焰,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他品味高雅,穿著得體考究,站在那里時顯得氣宇軒昂,行走起來風度翩翩,言談舉止中透著溫文爾雅的氣質。
    在生活中的他,能歌善舞、詼諧幽默。對郜晏中來說,懂得享受生活是一種藝術。每一次出游,有郜晏中的地方就有歡聲笑語。坐車旅行,是一種漫長的等待,但是對郜晏中來說,這是一個小舞臺。他能讓同行的年輕人發揮特長表演節目,他“調兵遣將”讓顧少鵬和余剛當主持人PK,讓方珊和李娜“三月對歌”,往往是一路旅行,一路歌聲飄揚,羨煞了路邊的行人,惹得路人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2007年教師節去仙華山旅游,又是一路的熱鬧,興致上來他放聲高歌,一段民族唱法還余音環繞,又換了一口通俗腔調。高昂幾句男聲,又輕唱幾句女聲,還沒等眾人回神過來早已拋出了挑戰。他說我是古今中外樣樣皆通,誰來跟我PK?
     座位上的年輕人耐不住了,馬上有人上來搶話筒,于是,這三個小時的車程變成了一臺大型歌曲、小品表演會。
    愛鍛煉,是郜晏中享受生活的另一曲目。每天堅持跑十圈操場,打半小時籃球,這是雷打不動的運動習慣。在操場上的他,三十七歲仍不服輸,喜歡跟學生和年輕老師比拼。有一次,為了搶球,他被學生蓋了帽,眼鏡也摔壞了。腳趾甲也踩破了,踝關節脫了臼,在場的人為他急得團團轉,他反而沒事般擺擺手笑著說:“沒事沒事,過兩天又能再一決高下。”這次傷筋動骨了一個多月,還沒等痊愈,他便嚷嚷著上場。可這回沒人肯依他,他只好“寂寞”在場邊當拉拉隊長,不時地為球員打氣鼓勁。學生為了鼓勵他,每投中一球就會跑到他的身邊對他說:“下次你痊愈了,我一定跟你打十場。”他爽朗地大笑“好,說話算數!”
     有這么好的球場伙伴,學生可樂了,在他面前絲毫不覺得拘束,于是有一回一個學生上課遲到,被班主任抓住,還振振有詞地說:我陪郜校長打球去了!
    現在,郜晏中的小平頭成了學生學習的榜樣,成了學校的一種標志。在面對學生時,他像一位父親充滿著嚴厲和慈愛。于是有學生說:“他站在那兒,天天看著我們,樣子很嚴厲。但他問話的口氣很和藹。”當初一學生小豪說這話時,臉上洋溢著幸福。也因此,學校里多了一批他的“粉絲”。
     初二學生小雪說:校長很帥,有點像《青蘋果樂園里》的那個人。
     初三學生小宇說:他絕對是殺手級男模。
     就連家長來短信都寫道:你英武而灑脫,翩翩一君子也。
     郜晏中對教師常常噓寒問暖,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身體。
     看見年輕人,他溫和地問:“小陳,早飯有沒有吃過?”
     看見中年教師,他打趣地說:“老吳,你看上去氣色不錯嘛!”
     看見為了業務顧不上回家的老師,他心疼地說:“不要太遲了,身體要緊!”
     話語雖平實,一言一行中卻顯示了作為一個領導者的率真情懷。風雨中的一次次問候,炎熱天的一次次探望,多少個夜晚的促膝談心,化干戈為玉帛的問題的解決,這一切的一切,怎么能不叫教職工感動呢?
     在學生的眼中,他是一位好老師;在老師的眼中,他是一位好領導;在家長的眼中,他是一位好校長。
     郜晏中直爽的性格和磊落的辦事風格在教師心目中有口皆碑。對于困難和錯誤,他從不忌諱;對于成績和榮譽,他從不夸口拿了很多獎,也從不在大會上自我標榜。對于教師的成績和出色表現,他總是交口稱贊,利用各種場合渲染表彰。
     真摯,是他作為山里人的颯爽風采。
     魅力,是他成為師生偶像的永恒情懷。

奉獻:似春蠶吐絲結繭

     2004年,郜晏中獲得浙江省第十七屆“春蠶”獎。春蠶,吐絲結繭,把這個榮譽給郜晏中,他當之無愧。
     出身于農家的郜晏中,在抓好育才,求圖發展的同時,還一心熱衷于支持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在育才不富裕、學校還要創辦小學的困難條件下,他先后三次撥款75萬元投資興建了三所希望小學。
    建德市姚村鄉中心學校,這所學校位于建德市貧困山區,學校兩邊是山,學校幾乎是“三無”:無完整廁所,無標準球場,無閱覽室。2005年8月份,郜校長捐贈了兩萬余元的教學設備。9月份,名為紹謙的希望小學落成,鄉小有了屬于自己的新校舍,辦學條件有了新變化。
     郜晏中還支持學校的后續發展,除了送課桌,送實驗桌,送校服,
     還支持學校建設一個蔬菜基地,供應育才食堂,幫助當地解決實際困難。組織醫療隊來校為師生就診,問寒問暖,每學年還專門撥款5000元用于獎勵教師中的市級榮譽獲得者。
    2006年3月,郜晏中再次捐資25萬元在建德市大州鄉援建了第二所希望小學,取名為思賢希望小學。這所1980年建造的小學,辦學條件一直很簡陋,教室設備不齊,房屋老化,2002年的時候只有六個年級。學校下轄六個村,最遠村里的孩子要走二十公里來上學,學校辦學條件不好,教師請不來。學校坐落在靠山臨池的地方,旁邊有一個勞動教育基地,屬學校的資產。郜校長捐獻資金到位后,學校擴大了辦學規模,如今已擁有六個年級9個班,辦學條件得到了改善,為下涯創建省級教育強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7年3月15日,郜校長又決定在臨安藻溪鎮援建第三所希望小學,這所學校后來被命名為“李承龍希望小學”。他在全校員工會上宣布,在學校經費允許的條件下,自己將每年援建一所希望學校,直到捐滿10所小學,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在現在條件下還讀不起書的孩子。

榮譽:梅花香自苦寒來

     2003年,育才中學拿下各項指標第一,首戰奪魁。
     2004年,再度折桂。
     2005年,又占螯頭。省一級重點率72%,上線、平均分雙第一。
     2006年、2007年,再奪第一。
     2008年創辦不過三年的錦繡中學一炮打響,和育才中學聯袂拿下全市第一、二名。
     作為杭州市育才中學校長、錦繡中學校長,錦繡·育才中學附小校長的郜晏中,在繁忙工作之余,還身兼拱墅區政協委員、政協常委,杭州市青聯委員,浙江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理事數職。
     2006年獲浙江省希望工程貢獻獎。
     當年育才中學,具備一所學校所有不利條件,沒有教舍,沒有教師,沒有好學生,沒有好口碑。
     如今育才,成了杭城初中學校的奇跡。
     是他,郜校長,提出了“十條措施,五個有效,一種精神”的育才管理模式。
     是他,領導著學校在“樣樣落實,天天堅持”的八字校訓里一步步走著這條創業之路。
     困難沒有嚇倒他,如今,育才招生門庭若市,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名牌學校。“穩定優異的質量,卓有成效的德育,獨樹一幟的教學”成為育才品牌特色。
     “抓得緊,盯得牢,學得好”成為育才優秀質量的根本保證。
     育才成績及郜晏中本人事跡,自2003年起,先后被《錢江晚報》、《杭州日報》、《都市快報》、《每日商報》、《浙江教育報》、《中國教育報》、《杭州信息》及浙江電視一、三、六、七臺多次報導。
     05年7月,《杭州日報》更以整版篇幅專題介紹了育才辦學經驗。市政協刊物《政協通訊》專文報道了郜晏中辦學事跡。
     墻內開花,墻外也香。郜校長本人先后應邀到上海、金華、紹興、麗水、臺州等地教育行政系統、民辦學校作了多場經驗報告。育才特色,已廣為傳頌;育才經驗,已影響推廣,灑向省內外教育屆。
     2007年5月,郜晏中被評為杭州市第八屆青年英才,并獲五四青年獎章。同年被評為浙江省優秀教師。
作者簡介:周勇,筆名魯萍,湖南鳳凰縣人,現居杭州,生于1969年,九十年代初開始文學練筆,始學詩歌,后改散文、小說。在《散文》、《散文詩》、《莽原》、《開發周刊》、《湖南日報》、《錢江晚報》、《作文新天地》等刊報發表作品,獲全國性作文指導獎10余次、報告文學《你從山中來,帶來蘭花草》獲《中國作家》第三屆“金秋之旅”全國征文報告文學類銅獎,長篇小說《三個男人一臺戲》獲第三屆海內外華語文學創作交易會最佳小說銀獎。杭州市優秀作家獎、杭州市優秀教師獎,拱墅區優秀教師獎等榮譽。現為《中國作家》《長篇小說》簽約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杭州的情韻》《塵緣》,長篇小說《白云深處》。編著《作文技能訓練108招》。
新著《作文互動升格與示范》、長篇小說《三個男人一臺戲》將出版。
出版發表文學作品約100余萬字。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五月婷综合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在精品线影院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一区 | 在线国产日韩欧美播放精华一区 | 在线日本精品a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