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格魅力去征服你的學生
時間:2014/2/28
今天有同事問我,他班里有一個學生無心學習。在上英語課時,他說不想上了,要出去跑步。班主任也采取了很多措施都沒有效果。這個學生不管你采取何種措施,他就是不理你,也不按照你說的辦。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該怎么辦呢?
管住學生是教育的第一步,連學生都管不住,后邊的教育你又是如何實施呢?在我的印象中,沒有學生不服從老師的,如果不服從,那只能夠說明你的教育人格有問題——你沒有用教師的人格力量,去征服你的學生。
當然,這種“征服”不是強制更不是精神控制,或者制造當年紅衛兵對毛澤東的那種迷信般的個人崇拜,而是以善良、正直、真誠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由衷地佩服你。人格是讓學生信服的最好力量,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對人格征服的最好注腳。很難設想,一個在學生眼中人格平庸的老師,會成為學生精神成長的引領者。
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經講過這樣的幾個故事:
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學大提琴的年輕人向20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討教: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面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意味深長地回答:先成為優秀而大寫的人,然后成為一名優秀而大寫的音樂人,最后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白巖松還年少,老人回答時所透露的含義他還理解不多,然而在采訪北大教授季羨林的時候,他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澄明頓悟了。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學期開始了,一個外地來的學子背著大包小包走進了校園,實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邊。這時正好一位老人走來,年輕學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則輕裝去辦理手續。老人爽快地答應了。近一個小時過去了,學子歸來,老人還在盡職盡責地看守。謝過老人,兩人分別。幾天后是北大的開學典禮,這位年輕的學子驚訝地發現,主席臺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長季羨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白巖松說:“我不知道這位學子當時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但我聽到這個故事之后卻強烈地感覺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學位?!?br /> 后來,白巖松又采訪到關于季羨林先生的另外一個故事:
一批剛走進校園的年輕人,相約去看季羨林先生。走到門口,卻開始猶豫,他們怕冒失地打擾了先生。最后決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門口的土地上留下問候的話語,然后才滿意地離去。
這該是怎樣美麗的一幅畫面!離季老家不遠,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門口的問候語中,不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學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嗎?
季羨林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教育家和梵文學研究專家,做過北京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此外還有很多社會頭銜。這樣的光芒加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那么地令人矚目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世紀老人,卻默默地為一名新生守行李,而且盡職盡責地看守著。這樣的人格魅力,如何不穿透莘莘學子的心靈呢?
所以,每當有老師問到如何管住學生時,我總是想起這幾個故事,總是很真誠地問那些老師一句:你加強了自身人格修養嗎?如果你加強了教師人格修養,那么,你的一言一行,自然就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投影,你雖不責備學生,但是學生對你望而生畏;你不批評學生,學生對你言聽計從。到那時,你對學生的影響,不是制度而能夠約束人,不是命令而能讓學生主動去做,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其實說的就是這樣一種境界。
那么,我們如何用人格魅力去征服學生呢?
一、首先要在學生面前樹立一種認真負責、嚴謹務實的工作形象。人格就是個性,是指一個人的各種心理特征的總和,它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個性的傾向性,如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二是個性的心理特征,如能力、氣質、性格等;三是個性的自我調節,如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控制等。在這三點之中最讓人信服的,就是我們作為老師善于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能力。為此,我們要做到下面五個方面:
1、敬業。作為班主任應該對我們的教育事業有敬業之心和獻身精神,這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條件,只有這樣才可以使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干好本職工作,學生也才會親近你,佩服你。
2、認真。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是學生,每位學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性格特點、心理特點。對此,班主任要認真鉆研教育學、心理學,認真分析本班學生的特點,掌握較多的能適應本班學生的管理方案。
3、上進。在教書育人過程中,班主任首先有進取之心,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道德修養和管理水平。馬卡連柯曾說過:“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薄,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這就要求班主任要面向現代化,不斷學習適應時代發展的新知識,才能使學生充分依賴你,敬佩你。
4、堅持。很多班主任很有頭腦,思維也很活躍,但是班級一直管理不好,學生不信服,一個只要原因是不能夠堅持。所以,堅持是讓學生信服的一個重要武器,如果你能夠堅持和學生背一個學期的英語單詞,或者語文課文,相信沒有一個學生在學習敢跟你討價還價。
5、正直。和學生交往,正直是贏得尊重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市場經濟商品的浪潮中,作為班主任更加要經得起金錢誘惑的考驗,不收禮,不為錢去厚薄學生,守住一顆干凈、純潔的心靈,才能夠使你的人格更加富有魅力。要知道,只有正直的種子,方可結出高尚的果實。
二、要展示出你作為班主任的強大的親和力。親和力指班主任通過其人格魅力以及關心、愛護、幫助、信任學生等帶有感情傾向的行為感染學生、教育學生的能力。具體地講,“親”就是熱愛之情,體現為愛心、關心、溫暖、支持、信任、欣賞、幫助等,“和”就是指協調、和諧,體現在師生關系的適度與合理上。如果說班主任的威信是決定班主任工作效果的根本性因素,那么班主任的親和力可以影響工作效果的大小。通過班主任工作實踐,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升班主任的親和力:
1、充分尊重學生。當代學生,雖然個性張揚,但也都渴望得到他人尤其是師長的理解、尊重和信任。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學生人格,并善于進行“心理移位”,設身處地體察學生的心理處境,關心學生學習的細微變化和點滴進步,及時地加以引導、表揚、鼓勵,使學生逐漸對班主任產生一種親切感、***全感。尊重學生,就能抹平代溝,就能夠架通交流,讓孩子們主動靠近你,信服你。
2、積極賞識學生。每個人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學生也是一樣,因為它就像生命中的陽光、空氣和水一樣,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培養的是熱愛生活,勇于實現自我的人才。我想,作為班主任,必須不吝嗇多給學生一點笑臉,多給一點贊揚,鼓勵學生的每一個優點和長處,讓學生充滿自信。一個經常表揚學生的老師,走到哪都會受到學生歡迎。
3、多平等交流。除尊重學生、賞識學生之外,要真正的放下班主任的架子,多一份耐心,真正以一個兄長和朋友的態度對待學生。要與學生建立平等關系,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上課多些微笑、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等等,這些細節經??梢钥焖倮鼛熒嚯x。
4、多關愛學生。教育是一種影響,是心靈對心靈的喚醒,如果我們班主任對學生漠不關心,你希望學生能夠信服你,親近你,并且聽你的話,這種愿望可能會落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應該要多從實際行動中去關愛學生,哪怕是一個主動的招呼,一句親切的寒暄,一句玩笑話,都會使人感到是對自己的尊重和親近。
三、始終堅持以情動人。一個成功的班主任,80%的因素來自情感方面,只有20%的因素來自智力方面的影響,提高班主任的親和力就更離不開情感的力量。俗話說:“感人心者,莫過于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堅持以情動人,我們班主任要做好下面三個方面:
1、首先要有愛心。只有真心實意地熱愛、關心和尊重每一個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用愛心感化、教育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工作中得到同學們的支持與配合。班中的住校生,他們遠離父母,特別需要我們在生活、學習上特別關心,使他們感受到家庭一樣的溫暖。愛也是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潤滑劑。
2、其次要有細心。班主任工作存在著一定的不可預見性,班級中也會因一些突發事件而產生新的問題。班主任一定要成為有心人,在日常的工作中細心地對全班同學進行仔細地觀察,了解每個人的特點,及時發現苗頭,防微杜漸,避免事態進一步發展。如一個同學有遲到或上課說話現象,而班主任沒能及時發現進行處理,就有可能在別的同學身上也發生類似的情況受到批評時,給工作帶來不良影響。
3、還要有嚴心?!皣馈奔此^“嚴師出高徒”?!皼]有規矩,不成方圓”,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在班級中應有一系列行為規范、條例、守則,班級的日常事務由班干部負責,全體同學參與,在班主任嚴格把關管理、眾目睽睽之下,那些紀律性較差的同學也有所克制,久而久之,也會成為一個自覺遵守紀律的人,只有在這樣嚴而有格的班級氛圍中,班級工作才能井然有序。
4、還要有耐心。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學生,工作重點是做好每個同學的思想工作,而每個人的思想又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影響。一種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做思想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對待“屢教不改”的學生時,首先要認真分析學生犯錯誤的原因,牽住“牛鼻子”,然后采用多種方法,既有暴風驟雨,也有輕言細語、促膝談心,防治結合。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遺余力地表揚,促成他們的轉變。不急躁、不厭煩、能持久,往往是轉變學生的關鍵。
一些教師總迷戀于用小技巧去解決教育中的難問題,而忽略了教育最大的法寶——加強教師自身的人格修養。人格是本,方法是末,當老師人格遭遇到學生的鄙視時,無論你使用什么樣的技巧,都不能夠解決讓學生信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