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煙臺三中校園管理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就

時間:2014/2/27

在海濱城市煙臺,除了考試成績名列前茅這樣的“俗”名,煙臺三中另外一個多少有些另類的名聲也叫得很響——“人家三中最讓人服氣的是不管什么樣的坯子,送到那里最后都能像模像樣!”
    相對于前面的俗名,煙臺三中校長郭宏成更在意和得意的顯然是后者:
    “現在的家長看考試成績的多,能看到我們學校的這種努力,不容易,有這樣的評價,我們一點點艱難摸索出的這條路就值得繼續走下去。”
    郭宏成所說的值得走下去的路是他們“發現自我,成就自我”的教育探索。正是這種對自我發現和自我成就的強調,使得煙臺三中的師生走上了真正屬于自己的路,最大可能地實現了“各得其樂”的良好生命狀態——“不管什么樣的坯子,到了煙臺三中就有了自己的樣子”。

    “我”,迷失了嗎?
    最可怕的教育是讓人迷失了自我


    “你長大了想干什么?”“我長大了想當一名科學家”……
    類似這樣的問答場景,我們似乎都很熟悉。
    “但現在上了中學的孩子,你問問還有多少人這樣回答?”郭宏成說:“我們現在上了中學的孩子,最多的回答是‘我的理想是以后考上大學’。這樣的回答其實是一種悲哀,考大學成了理想,簡單的手段代替了人生目標,孩子們的人生已經開始了迷失。”
    讓孩子們大面積發生這種迷失的是什么?是一些不良的教育傾向。
    郭宏成總結的這些不良教育傾向中最可怕的就是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當家長和學校都盯著孩子能不能考出一個好分數,能不能考上一個好大學的時候,孩子們還很稚嫩的人生態度會不發生偏移嗎?而在這種偏移之下,孩子們被異化成了學習的工具,只知道考試,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么、適合什么,往往一輩子就糊里糊涂過去了。現在有些孩子上了大學,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也往往和這個有關,因為他們忽然發現沒有了考試,自己不知道該干什么了。
    “應試教育最大的問題是遮蔽了生活中本來該有的豐富多彩,把一個人的成長逼到了一個狹窄的小道,而在這種狹窄的小道中走出的往往是一段狹窄的人生。”郭宏成說。
    缺乏賞識、批評泛濫的“灰色教育”也是郭宏成眼中造成學生在教育中迷失的頑敵:
    “現在的孩子在幼兒園之前接受的是陽光教育,是鼓勵、欣賞,在沒有器質性差異的情況下,發展幾乎都差不多,家長也不抱怨、不指責,但到了幼兒園之后,就有了比較,有了埋怨和指責,到了中學甚至有了打罵。這些都是灰色教育。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孩子也需要陽光,孩子們的陽光就是贊美和鼓勵。只有在贊美和鼓勵之下,孩子們才能找到自信,找到‘人各有異’的潛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陽光之路。”
    “我們大家在小學課本中都學過的那個愛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我們因為那些丑陋的板凳,用批評扼殺了我們的愛因斯坦,那罪過就大了。”
    應試教育和灰色教育對于在學校中生活成長的另一個群體——教師的傷害也是一樣道理。應試教育讓教師們失去了教育本應有的正確方向,逐漸“不知所措”,而“灰色”則一樣吞噬著教師們的自信和潛能。
    “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灰色教育,讓人失去的都是發現自我的機會,沒有了對自我的正確認識,何談讓他們去揚長避短創造自己的美好人生呢?”郭宏成說:“所以,我們煙臺三中的辦學理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們發現自我,最終成就自我。我認為,在這一點上,大多數學校都有‘歷史欠賬’,我們應該清算這種‘歷史欠賬’。‘發現自我,成就自我’應該成為我們學校時刻高懸在頭頂之上的教育鐵律之一。”


    幫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的陽光之路
    從“陽光班”到“3E成長班”,讓每一粒珍珠都閃光


    對于學生們的自我潛能,郭宏成有一個“珍珠論”: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智力優勢,也存在著發展不平衡問題。學校在發展學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時,必須留意每一個學生的突出智能,雖然這些智能很有可能在正式的學科學習中無法充分地顯露,但他們同樣是珍珠,只要給予他們合適的光照,都會閃光。”
    正是在郭宏成的這種“論調”之下,煙臺三中挖掘學生自我潛能的“教育創意”可謂層出不窮。
    2005年9月,郭宏成開始帶頭推行陽光教育,主要理念是號召老師和家長鼓勵、欣賞孩子,讓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建立自信。2006年新學期開始,他們又在普通的高一年級4個班進行實驗,成立了“陽光班”。這些“陽光班”班主任采取了一系列以賞識為主的激勵、輔助措施,結果3年后學生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因為“成績顯著,效果明顯”,許多班主任紛紛自愿報名加入,現在“陽光”已幾乎灑滿煙臺三中的每個角落。
    2010年9月,在“陽光班”的基礎上,煙臺三中又升級出了“3E成長班”。當初擔任過“陽光班”班主任的兩位老師,團結了兩位年輕人,充分合作,“4個班聯動”,成立了4個“3E成長班”。他們的目標是培養充分發揮自我潛能的“3E學生”,即擁有3個E特征的學生:EQ——情商、Enjoy——快樂、享受(學習)、Excellence——優秀、杰出、卓越。
    4位班主任在短短一年時間里,組織過設計班徽、設立班級讀書角、制作黑板報、成立E基金、每日五分鐘講演、走進工廠和社區、徒步遠足、向不良習慣告別等活動,逐漸創建了充滿活力、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班級文化。盡管成立才一年,但是這4個班已經呈現出勃勃生機。
    郭宏成說:“從‘陽光班’到‘3E成長班’,我們的教育思維在成長、深入,但我們的關注點其實沒有變,我們始終在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潛能能不能充分發揮,所有個體的‘自我’能不能全面成長。”
    “讓自我瘋長”,除了以班級為單位的這種成建制的實驗和改革,煙臺三中還通過構建豐富的選修課程、策略多樣化的活動,使學生有發揮自己、展示自己、發展自己的機會和舞臺。
    為了增強人生發展最重要能力之一的創新能力,他們成立《創造學》教研組,開設了《創造學基礎知識》校本課程,還成立了“奇思妙想”科技發明俱樂部,為學生參與發明創造活動提供平臺。郭宏成甚至帶頭參加活動,而且發明了一個方便攜帶的“創意耳機”。
    學校不管是多么大場面的活動也基本是讓學生唱主角。比如每年4月的“校園開放周”,5月的“邁入成人門,走好人生路”成人禮、“陽光普照,群星閃耀”優秀學生授獎儀式,6月的“畢業典禮”、9月的“體育節”、10月的“讀書月”,12月的“科技藝術節”等大型活動,全部讓學生參與設計、主持、實施。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學生,都在這眾多的自主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們的“導師制”輔導,也對孩子的自我開發貢獻良多。“導師制”讓絕大多數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思想引領者,通過每周一次的《學生成長記錄》交流及經常性的面對面交談,使每一個學生感受關愛,明確方向。高三年級曹靖雯同學就說:“導師制讓我從中體會到關愛與溫暖,心中增添的是感動、信心與勇氣,我想我收獲了最好的東西。”


    教師“不迷路”,學生才能“不迷失”
    幫助每一個教師做最好的自己,變成普照大地的“太陽”


    對于學生,郭宏成有“珍珠論”,對于教師,他也有自己的“基本判斷”:“每個人都有發展的潛力,只不過有的時候因為目標不明或者目標錯位,而使得自我潛能在無謂的事務中消解了而已。”
    “只有教師‘不迷路’,學生才能‘不迷失’!”郭宏成強調。因此,郭宏成在鼓勵對學生進行“亮點開發”和人生規劃的同時,也通過創立各種論壇,鼓勵教師們勇于發表見解或觀點,從而激勵他們不斷挑戰自我,做更好的自己。比如開設“陽光教育教師發展論壇”,創設班主任論壇等等。
    在煙臺三中搭建的各種成長平臺中,“青年教師聯合會”尤其值得關注。
    在學校里,青年教師資歷淺,因而很多聘任、學習、獲得榮譽的機會就很少。為了給青年教師一個發展激勵平臺,煙臺三中成立了由32歲以下教師參加的“青年教師聯合會”,并讓他們中的優秀者競聘主席和秘書長等,確定他們自己的組織章程和活動計劃,組織成員評“青年教師聯合會”青年教師之星、優秀青年教師、電子白板應用先進個人、課題研究青年標兵等榮譽稱號,這樣一來,每一個青年教師都找到了離自己很近的成長的動力,找到了自我發展的信心。
    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是最大的生產力,也是教師幸福的源泉。煙臺三中的全員“導師制”,也是在創造“一個都不能少”的機會,使每一位教師充分體驗育人的職責和光榮。
    煙臺三中最讓人叫絕的還是他們的“多元激勵自主申報獎項”。
    “多元激勵自主申報獎項”就是鼓勵教師們自主申報,要求學校對自己進行獎勵,獎勵的名稱由教師自己確定,并最終公布在學校網站上,由教職工投票決定能不能獲獎。在煙臺三中,曾經有老師申報過“最佳愛心獎”,有教師團隊申請過“最佳團隊合作獎”,甚至有一位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的老師申請到了“最低碳生活方式獎”。
    郭宏成說:“對教師的傳統獎勵模式存在著獎項少、范圍窄的弊端,難以全面評價各個崗位人員的辛勤勞動,我們從去年開始實施了‘多元激勵自主申報獎項’活動,每年兩次,讓每個教師都看到了自己的亮點,也看到了別人的亮點,大部分人正是從這些被鼓勵的自我亮點出發,慢慢成了樂于奉獻的‘太陽’。”
    “抓亮點而不是缺點”,郭宏成的這個思路滲透到了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學生評價老師上,他就主張不應該引導學生給老師“揭短”,而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老師的亮點”。
    包容,鼓勵,自我發展的多樣平臺,每一個教師都能體會到自我的成功,煙臺三中的這種管理風格讓教師們都很“自我”,像太陽一樣喜歡發光、發熱。


    找到學校的“自我”,做沒有痛的變革
    在尊重學校“自我”的前提下,變革代價被最小化


    郭宏成愛讀書,長得也是一副儒雅淡然的書生模樣,但在私下里很多教師卻說他“其實很狡猾”。教師們說他“很狡猾”的一個主要理由是:“沒見到他張牙舞爪,也沒見到學校里鑼鼓喧天,但是他的很多教育想法悄悄地就變成現實了,而且我們不知不覺中上了套,最后還高高興興地為學校賣命。”
    郭宏成領導學校變革顯然是有自己的策略的。郭宏成的主要策略是:在學校變革中找到自我,尊重自我,依靠自我。只有在尊重自我和依靠自我的前提下“自我革命”,學校變革的代價才能最小化,甚至最后實現“沒有痛的變革”。
    “尊重自我”是要把學校的改革建立在原有基礎之上,“拆遷式變革”能不搞就不搞。他認為,學校的改革應在尊重傳統,秉承已有優勢,發揚已有成績的基礎上扎實穩步進行。學校的發展要靠文化帶動,而文化的積淀要堅守,要不折騰。改革的思路應當是:在已有的總體框架結構內,將已有的內容不斷完善,將沒有的內容及時補充。
    比如,煙臺三中現行的“塔式”名班主任建設工程就是在原有的首席班主任評選活動基礎上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而最初簡單的期中授獎大會現在也已演變成為震撼學生心靈的激勵盛會,被賦予了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依靠自我”是要發揮所有教師的作用,有想法不是去硬推,而是因勢利導,讓教師主動去進行,從每個教師的自我內部去認同和推動改革。
    “3E成長班”的建立就是郭宏成“依靠自我”變革思維的一個鮮明例證。在這個班級成立之前,郭宏成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大肆宣揚類似“3E”的理念,買了著名暢銷書作家凌志軍描寫微軟研究院內優秀人才“3E”成長之路的書廣泛散發,等等,最后“瓜熟蒂落”,有人勇敢地站了出來主動申請成立“3E成長班”,而這種實驗班的成功最后又會像“陽光班”一樣“傳染”到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一項變革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順利完成了。
    “發現自我,成就自我”,煙臺三中無論是從學校發展層面,還是在教師成長層面,現在都已經體會到了這種理念的巨大魅力,而這種理念為煙臺三中學生一生所打下的根基,我們所能體會到的魅力才剛剛開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婷婷六月综合亚洲 | 日本乱子伦视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一区 | 日韩一级毛欧美一级国产一级 | 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精品 | 日本午夜免a费看大片中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