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如何在學校里推行新課改?

時間:2014/2/24


對于任何一所試圖課改的學校,他們面對的質疑或者困難都有如下相似之處。簡單概括,分為三大類。
    一、學校管理者所擔心的。1、課改會影響升學率嗎?2、家長反對課改怎么辦?3、學生亂起來如何管?4、杜郎口具有普適性嗎?5、如果學杜郎口,是不是有辱名聲?6、課改是改良還是改革?7、學校如何建立新課堂評價?8、教師不改怎么辦?9、課改只是課改,為什么要觸及到文化和管理?10、是找幾個班做實驗還是全面推開?

    二、發生在教師身上的。1、少講或者不講,要我們這些教師干什么?2、不講、不灌、不練,學生能學會嗎?3、模式豈不是制約了自己的教學藝術?4、學生啰里啰嗦,不如自己講的效果好。5、放手給學生,會影響教學進度。6、一放就亂,如何維護課堂紀律?7、準許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一旦被難住,豈不丟面子?8、文科自學可以,理科不講豈能學會?9、教師還能懲罰、批評學生嗎?10、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教師主導如何發揮?

    三、學生的問題。1、學生壓根兒就不會學怎么辦?2、有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不愿意展示怎么辦?3、差生怎么辦?4、是否會耽誤尖子生的時間、影響他們的成績?5、學生不適應新課堂怎么辦?6、某些學生不愿意幫扶同伴怎么辦?7、學習自覺性太差怎么辦?8、自學學不會怎么辦?9、模式適合每一個學生嗎?10、遇到假學習、借機聊天說話怎么辦?

   其實,我們在課改中遇到的問題遠遠比這復雜得多。如果就這些問題刨根問底去歸因,大多仍然可以歸結為教育教學觀念的問題,其次就是方法、方式的問題。

    在舊的教育觀念里,我們往往大多不太“相信學生”,當然更不去研究如何“利用學生”,學生始終處于被動者角色——被動地被設計,被動地領受任務,被動地按照某一種旨意去執行,被動地被占據一切。在很多人眼里,教育只是接受知識的灌輸和強制性訓練,而學生生命刻度里的每一分甚至每一秒,都被安排得井然有序,他們沒有自由,也沒有自主、自我,沒有創造,也沒有生活、靈性,他們完全被一種強大的力量所支配,就像流水線生產出來的一般:機械、死板、僵化……教育哪里有人性和生機?這樣的教育不是育人,簡直是在造孽??梢廊挥腥嗽谥v中國的“國情”、“教情”,在大談校長和教師的無奈,我們準許那些不負責任的人開脫自己的責任,但教育一旦消弭了良知,喪失了人性,便辱沒了它的神圣性。你可以這樣做,但你不可以說你做的是教育;你不可以這樣做,因為被禍害的是學生!正如杜威所言:根本的問題不在于新教育和舊教育的對比,也不在于進步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對立,而在于究竟什么東西才有資格配得上“教育”這一名稱!

   教育的問題其實不復雜,前提是我們真的尊重教育規律,教育規律即學生的認知和成長規律?;氐竭@個規律上,便是推動課改的意義所在。因而,與其說課改是改課,不如說是在改變教育思想和育人觀念。

    大致說來,一所學校的課改,總需要走過四步路。即理念變觀念、觀念變方法、方法變文化、文化變信仰。

  第一步:理念變觀念。

   這個理念是指新課改理念,不是指中國傳統教育教學的理念,也不是指單純的西方教育理念。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是儒家所給與我們的“道德準則”——通過等級制度和服從規則——來引導人們的關系。美國著名教育家丹尼爾這樣概括:“他(孔子)把龐大的中華帝國設想成一個巨大的延伸的家庭,由帝國的父親——皇帝進行家長式的統治。所有的帝國臣民都處于順從的次要地位,并對他們的統治者表示出深深的虔誠?!碑斎唬诰唧w的教學方式方法上,丹尼爾還是對孔子表達了足夠的肯定。但我們必須清楚,教育實在不能簡單化為教學,“一個人確實是從教師那里學會成為一個統治者的,正如記載中所說的:‘三皇五帝的統治者就是這些老師教導出來的’”。

   無需我贅言,相信大家都比我更知曉新課改理念。問題是,當我們熟知了新課改理念之后,再來反觀我們的教育教學,你會愈加驚詫,為什么我們的許許多多教育教學行為是與新課改理念背道而馳的呢?是有意這樣還是沒能領悟新課改的思想精髓?現實的情況告訴我們,僅僅知曉和熟悉新課改理念,看來并不能解決教育教學具體的問題,理念和實踐屬兩張皮,這是其一;其二是,理念有時候只能是理念,而影響和支配我們行為的,往往是觀念。所以,理念能指導行動,而決定行動的恰恰是觀念。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觀念?也就是理念要變成什么樣的觀念的問題。我的意見是,首先要建立“人學”的教育觀,即以人為本的教育,這個“人”理所當然應該是“學生”,基于人本的教育思想的建立,還要求我們牢記以下16個字: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在我看來,相信學生是今天教師最大的“師德”,相信學生是教育的基石,而解放學生是教育終身的使命,利用學生則是教師全部教育教學藝術的體現,發展學生是教育的宗旨和意義。其次,我們還需要建立“以學定教”、“以學評教”、“以學代教”的教學觀。教是為了不教,不教而學是教學的高境界,但最高的教學境界是無師自通。再其次,我們還需要建立“學生是教育教學第一資源”的學生觀。按照極端的說法,一所學校甚至可以沒有老師,但不可以沒有學生。沒有老師未必就沒有學習發生,但沒有學生一定沒有教育!因為教育可能會因教師而存在,但一定是因為有學生才有意義,因而學校才會被稱為“學”校,而不被稱為“教”校,如果叫“師”校,那一定是以“教師”進修學校。

   究竟應該如何理念變觀念?我只提供一種建議,即從一節傳統課,甚至可以是大家公認比較精彩的課入手,先評課找問題,注意,必須是以新課改標準來“診斷”,這是第一環節,第二個環節是“開方”,也就是征詢改進意見;第三個環節是“嘗試”,也就是上實驗課;第四個環節是“達標”,要求人人過關;第五個環節是“樹標”,給大家找到模型課;第六個環節是“改進”,對照模型課,改進自己的課。

  第二步:觀念變方法。

   什么方法?是教的方法還是學的方法?回答當然是學的方法。

   中國傳統的教育教學主要的特性是“教中心”,它衍生的主要技術是“練為主”,教與練幾乎構成了教學的全部。過去我們注重的是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設計、教學手段,如今我們卻要求教師要研究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達成。從“教中心”到“學中心”,一字之差帶來的是全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的變革,它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系統,甚至我們無法把教的經驗和技術帶入到學的系統中去。因而,新課改推進之難,恐怕難在“學中心”經驗的缺失上,甚至對“學”的研究,幾乎是一項空白。不是有意詰責中國教育,因為“學研究”至今也屬于世界級難題。所謂難,難在“研究學”其實就是在研究學生、研究人。人為什么學習?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是什么?如何給學習下定義?學習者的思想和信念在學習過程中起什么作用?

  什么又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學習研究”?它有沒有不同的范式?我們又如何對學習方法做出科學的評估?評估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但無論怎樣研究和對比,教的低效甚至是負效都在制約著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而唯有學,既能否解決課堂教學的效益、效率要求,還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能力的成長和精神的狂歡。沒有經驗啟示也沒關系,那么,我們就去試驗,去行動中求解,甚至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這樣,不僅創造的是經驗,而且有可能是在書寫中國的“新教育學”。當然,你一定不可以以“舊教育學”的概念和理念來給新嘗試刻舟求劍,縱觀世界教育的發展,教育學的歷史也是一部變革史,是不斷超越和否定的歷史——教育的先驅者從來都是重新解釋先輩們的工作,創造了他們的教育學。比如福祿培爾通過探索兒童的精神天性挑戰了經驗主義;杜威通過激勵團隊協作挑戰的是斯賓塞的個人競爭的道德標準;蒙臺梭利富有首創精神地挑戰了傳統的有精神障礙的兒童的教育觀點;皮亞杰則增加了兒童探索環境的重要性;而盧梭則不相信現代技術,他堅持認為學生直到12歲組偶偶,才應該被允許讀書……

    我相信,中國一線教育的田野里,會長出我們期待的“新教育學”,那些帶著泥土芬芳的“方法”、“理論”,閃爍著汗水和智慧的光芒,映耀著人類教育的天空。我甚至樂觀地判斷,在未來的三四年,中國教育必然會重新洗牌,一批真正的教育家將會從田野里走出來,伴隨著他們的崛起,一批傳統的“名校”、“名師”會黯然退出歷史的舞臺。歷史從來就是這樣,大浪淘沙,順昌逆亡!

    關于對“學中心”方法的行動研究,前文多有涉及,本書還將有專章論述。簡單概括起來,最主要的就是“五個一”——

 1、構建一個學習組織。當然小組內部還要分為對子。

 2、提供一個自學方法。按序組織獨學、對學、群學,合起來稱為自學。

 3、設計一個課堂流程。先自學、再展示、最后反饋,也可以叫做模式。

 4、明確一個任務。學會不會的。

 5、給與一個學案。即學習路線圖。

第三步:方法變文化。

   首先必須明確,我所主張的文化顯然不是成人的文化,也不是成人設計的文化,而是交由學生的、學生自己的文化。我一向認為,教育的兩翼是文化和課堂。文化和課堂又是什么關系?如果說文化是土壤,那么課堂則是花朵;反過來也可以這樣說,如果課堂是花朵,那么,文化則是種子。很多時候,課堂和文化互為因果,但課堂一旦離開了文化的支撐,課堂則會頹萎。所以,課改改到深處是文化,或者說,課改就是在改文化。如果說改方法屬于對“術”的探索,那么,改文化便是對“道”的膜拜。

    在這方面,安徽銅陵銅都雙語學校,深有體會。他們以“課道”來支撐其教育教學體系。一位教育專家在考察了該校之后,這樣滿懷深情地寫道:“課道”是精神。從銅都雙語學?!拔瀛h課道”的成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課改人不斷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每一次否定都有新的期待,每一次否定都是一次新的重生,最終成就了鳳凰涅槃。只有懷著這樣對事業執著追求的人最終才會創造奇跡,只有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會創造成功。

“課道”是方法?!岸ㄏ驅W、互動展示、當堂反饋”三大導學模塊;“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質疑評價——總結歸納”五大課堂環節;自研課、展示課、訓練課、培輔課、反思課五種課型。其對我們的啟發是只有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流程和操作技術,最終才會成為引領發展的課堂文化。

“課道”是文化。在銅都雙語學校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對生命的理解、關懷與尊重;我們看到的是一種“人”的精神氣象,一種氛圍;我們看到的是教師和學生生命質量的共同關注;我們看到的是一種開放、自由、和諧、智慧的課堂生態、課堂文化。

 “課道”是大道。銅都雙語學?!拔瀛h課道”所遵循的是學生的認知規律,是人的發展規律。依據“五環課道”所構建的課堂生態環境給師生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和平臺,在這樣的氛圍和平臺中,學生自由展示、自主學習、快樂成長,教師迅速完成由舊到新的嬗變、呼吸自由的空氣,整個學校充溢著成長的陽光,散發著“泥土”的芬芳,學校成為成長的“大池塘”——“課道”無疑是通往高效課堂的大道,是遵循教育發展規律的大道,是通往課改前方的康莊大道。

其實,所謂變文化,便是為學校、班級、小組三級組織安魂。

第四步:文化變信仰。

美國學者Marzano在《學校如何運作》一書里,用狄更斯的一句話來描述公共教育現在的地位——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當今中國社會發生著根本而迅速的變化。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我們必須發展教育以適應當代社會,更要設計教育以面向未來,這一切,我們總要依賴學校來幫助我們來完成。那么,我們的教育應該向何處去?就教師和教育家而言,什么是我們真正的目的?它又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孩子們的?我們今天的學校造就的是我們和整個世界需要的人才嗎?

1990年,美國總統布什簽署了《國家教育目標》文件。這份文件最重要的主題是推進對知識公民的培養,使他們得到很好的培訓,成為負責任的人——能夠適應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能夠有見地地對待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人民;愿意接受并維護美國在21世紀的領導地位。

這份文件爭論的焦點是,如果“想維持我們的力量和國際競爭力”的話,就必須在學校中進行“徹底的變革”。最初的報告列出了到2000年要達到的6大國家目標,199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2000年目標》(附錄:國家處在危機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2001年,G·W·布什總統頒布法案《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法案》,2002年,《美國教育部2002~2007年教育戰略規劃》,開始了新世紀的第一場教育改革。
   教育日益體現出來的民主化、主體性、終身化、社會化、信息化、全球化等趨勢,決定著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主席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報告中指出:“多少世紀以來,特別在發動產業革命的歐洲國家,教育的發展一般是在經濟增長之后發生的。現在,教育在全世界的發展正傾向于先于經濟的發展,這在人類歷史上大概還是第一次?!眹H21世紀教育委員會主席雅克·德洛爾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中說:“為了迎接未來的挑戰,我們必須把教育視為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因為教育在個人與整個社會的發展中可發揮根本性的作用?!鎸ξ磥淼姆N種挑戰,教育看來是使人類朝著和平、自由和社會正義邁進的一張必不可少的王牌。……在一個世界性社會將在陣痛中誕生的時候,教育比任何時候都更處于人和社區發展的關鍵位置?!彼€把拉封丹的寓言故事《農夫和他的孩子們》中,農夫臨終時告訴孩子們的話——千萬不要把祖先留給我們的產業賣掉!因為財富蘊藏其中!意味深長地修改為:而老人是明智的,他臨終前告訴兒子們:教育是一種財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其他報告,如《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紀的教育宣言和行動綱領》、《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等也使各國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使命。這些教育思想和教育文獻成了各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指導綱領。

 當然,我并非崇洋門外,正如拉森總結的那樣:“美國的教育體制,就算它有各種毛病,……但它教育孩子之多,傳授能力之廣,教育環境之豐富,在孩子生命中占據時間之長,每個學生花費之少,勝過人類歷史上曾有過的任何一種教育體制。”我的意思是說,當整個世界都開始圖謀教育的發展和變革時,我們,該怎么辦?

每一個教育者,必須懷著強烈的責任心去直面和解決教育的問題。教育即信仰,這句話不僅隱含著教育者對教育的責任和熱愛,還應包括教育其實就是培植信仰,其中既有學生對生命的愛和尊重,也包涵有他們必須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人類應負的責任。我們不可再以任何理由來詰難和推卸、抱怨和詛咒,這將無濟于事,當教育喪失了希望時,人類也便走向了窮途末路,今天的中國,是每個人的中國。如果你是一個教育者,你就必須要對教育負責,而今天中國教育人的信仰應該是“改革”!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色多多99在线热播视频 |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久久网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香蕉伊大在线中字色中文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一区 | 先锋成在线人资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