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如何巧妙化解班級矛盾?

時間:2014/2/20

班級里的學生有幾十個,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科任教師,學生與班主任之間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處理不好,就會激化矛盾,使師生心態都受到不良影響。身為班主任應該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呢?有經驗的班主任帶給我們許多好辦法:

  ■  實招

“課本劇”巧妙化解

    語文老師跟我“告狀”,說班上的小A同學近期和一位任課老師不斷沖突,上課時故意說話,不聽課,老師讓交作業也不交。老師和他談心的時候,他直截了當地說:“就是要故意氣他!”才剛上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就產生了這種不良的情緒,必須要進行合理地引導和解決,否則問題會積小成大,不利于孩子身心的正常發展。

    班會課上,我帶著設計好的課件來到教室,首先讓孩子們根據出示的情境自由組合,編一個“課本劇”——《當老師批評時,我該怎么辦》。要求一明確,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地進行了自由組合,并很投入地表演起來。

    第一個表演的是小A所在的小組。小A扮演的是受老師批評的孩子,對于“老師”的批評,小A對同組的同學說:“我就不交作業。”還表現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

這時,我抓住機會直接扮演老師:“小A同學,那你可以說說為什么不交作業給我嗎?”

沉浸在表演興奮中的小A說:“你光喜歡批評我,所以我不高興……”

    表演到這兒,已經找到了原因,接著就是如何引導孩子來“化解”小A和老師之間的“矛盾”。我轉向全班同學:“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同學們馬上紛紛舉手回答,提出各自的想法和意見,有的說,“學生就要聽老師的話。”還有的說,“老師也應該檢討一下,不能老批評學生。”我適時引導,告訴同學們,我會把他們的想法告訴老師們的。

    我又把話題引到小A身上,請小A再談談想法。這次,小A說:“我要理解老師的批評,要是我不同意,就直接向老師提出來。”

    在整堂課上,涉及到小A的回答和討論時,我都很小心地以一種自然的方式過渡到他身上,而不使他本人感到這個討論和表演是因為他來的。在遇到師生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老師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問題的發生,但在個別對待鬧矛盾的孩子時,需要慎重,眼要“大”一點,心要“粗”一點,認識到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過程,絕不能“一棒子打死”。現在小A和語文老師相處得很好了。

    ■  妙招

    卸下心中的石頭

    長期在沒有玩伴的家庭中生活,會使獨生子女形成孤僻的性格,在學校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往往因為一些小事而引發矛盾,有的還會耿耿于懷,孩子慢慢就會形成不健康的心理,這將會影響到他們一生。

    那天在翻看一本文摘時看到這樣一則故事,頓時吸引了我的眼球。

    一次,老師問小朋友:“你們有討厭的人嗎?”小朋友們有的不吭聲,有的點點頭。接著,老師發給班里每個孩子一個紙袋,告訴他們:“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請你們把你所討厭的人的名字寫在紙條上,也可以用符號代替。每天放學之后,請大家到路邊找一些石頭,回去把這些寫著名字的紙條貼到石頭上。把你非常討厭的人的名字,貼到大一點的石頭上;一般討厭的人,貼在小一點的石頭上。每天,你都把‘討厭的人’放進這個袋子里,帶到學校里來。”

    小朋友們聽了,感到很有趣,放學后,他們都搶著到處去找石頭。第二天一早,孩子們都帶著裝有石頭的袋子來到學校,你一言我一語地相互討論著……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有些小朋友袋子里的石頭越裝越多,他們自己幾乎都快提不動了。

    “老師,拎著這些石頭來學校真的好累啊!我都快累死了!”小朋友們開始有一些抱怨。老師笑了笑,對孩子們說:“既然拎著這些石頭很累,那就放下這些石頭吧,以后也不要再往里面放石頭了!”

     小朋友們都很詫異,為什么不搜集了呢?

    “孩子們,討厭一個人,就等于在你的心頭加了一塊石頭。你討厭的人越多,你就越覺得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寬恕別人,不要把小事兒記在心上……”

是啊,寬容是一劑健康的良藥,寬容是一種美德。我把這個短小而富有深刻寓意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同學們紛紛表示要丟棄心里的那些石頭,不再記恨別人了。

■  真招

    學生之間的矛盾經常發生,我想根本的癥結在于:在學生的思想意識里,缺少一種自我反省的品質。

    他們在矛盾出現的時候,一味地替自己找理由,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其實,在成人的群體活動中,出現危機時,人們首先想到的也是如何保護自己,這是心理本能反應,無可厚非,更何況是孩子了。但如果一直處于這種狀態,就升格為品質問題。學生這種自我反省意識的缺乏正是其相互間矛盾、糾紛不斷的根源,而一旦培養了這種品質,就等于幫助學生從根本上積累了解決類似問題的經驗。

    此外,學生在人際交流上具有這樣一種心理特征:他們一方面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同時又很少主動地去理解別人。作為班主任,平時就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理解他人,其具體的做法是“換位思考”,把自己當作矛盾的對方,學著用對方的觀點去分析看待問題,這樣,許多矛盾便會被化解。

    在班級生活中,同學間出現分歧或矛盾,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導。首先要讓學生懂得矛盾是難免的,涉及原則性的矛盾沖突,當然應該爭出個是非來,但在非原則性的矛盾沖突發生后,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饒人。因為如果因為自己有理就去“據理力爭”不愿退讓,其結果必然是讓對方、更讓周圍其他人難以接受。解決矛盾應本著“有理也要有禮”的原則,若是在矛盾沖突中自己是無理的一方的話,那更應該主動認錯,多賠不是。

    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心理換位”,設身處地進行體驗和思考,這樣有助于理解對方,減少誤會,學生就會認識自身欠缺,主動與他人協作,在更高層次上恢復心理平衡。

■  觀點

愛心滋潤解“心結”

    親其師,信其道。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敵視仇恨心理,他怎么可能以正常的心態來學習與生活呢?老師又怎么可能以一種坦然的心境來教學呢?

出現這種情況之后,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化解學生的仇恨。其實,師生之間會有多大的恨呢?不過是一些誤解誤會而已。我認為,要解開學生“心結”,教師要具備三點要求:

    首先,教師要有一顆善良的心與一雙敏銳的眼睛。學生的心理畢竟不成熟,他們的情感很單純也很極端。他們對老師的愛是真摯的,但因為一些事端,這種“恨”也是直接的,有時甚至是不加掩飾的。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的情緒變化,細心了解,最好把這種仇恨扼殺在“萌芽”狀態。以免誤會越積越多,疙瘩越系越緊,師生間的鴻溝越來越寬,問題也越來越難解決。

    其次,教師要以“潤物細無聲”的語言溫暖學生的心田。教師了解到學生的這種仇恨心理之后,絕不能大驚失色,亂了方寸。切忌硬碰硬,那樣做只能兩敗俱傷。最理智的方法是以柔情化頑石,以情以理來消除仇恨。可以采取聊天法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到問題所在后,選用恰當的方法來解決。如果問題在自己,絕不能有師長之虛榮,要勇于自我批評,以自己的真誠來換取學生的理解。假如是學生誤解了自己,也要和學生一起解開這個結,說出自己的本意,讓誤會盡快盡早地解除。

   再次,教師對這樣的學生不能戴“有色眼鏡”。水過地皮濕,肯定留有痕跡;曾有誤會,即使解決也會心存芥蒂。教師一定要以理性去除芥蒂,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因為此時學生的心理最敏感,他在關注著你的一舉一動。如果你不自覺地以“有色眼鏡”來看他的話,相信前面所做的努力也就前功盡棄了。這是矛盾化解中經常被忽略的一步,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的寬容不容小覷。

    矛盾宜解不宜結,作為老師,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愛護學生,理解學生,避免矛盾的激化并且解決矛盾才是上策。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婷婷影音先锋色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五月亭亭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欧美 | 色无月激情五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