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生的學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時間:2014/2/19
第一,當個小校長的,樹立給同志們服務的思想。只有有權人給權利小或沒權利的人服務,才是真民主。否則就是假民主。
第二,民主就是叫建立互助的校長和老師的關系。
農業社會的特點是斗爭,誰贏了就搶到了糧食;工業社會,斗爭就轉為競爭,競爭的特點是用使自己強大起來的方式獲得財物;信息社會是互助,合作雙贏。
大家幫助校長管學校,校長幫助大家教書、進步,做好各自的職責。
第三,發展每個學生、每個教師的人性和個性。
教育這個行當發展每個人的人性中美好的東西,發展每一個人不傷害他人的個性,這件事永遠不會落后。
研究從學生發展成長 需要出發,一點一點地瞄著前進的方向走,這樣搞課改,就不會出錯。
凡事都統一起來,不給人留余地,不是民主的集體。
每個學生學習目標有個性,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個性,每個老師的科研題目有個性,才容易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才容易出現管理上的民主化。
第四,學校管理、決策過程要多商量。
把世上的事看清了,不產生過高的期望值,靈魂也就不至于漂泊了。
制度、規矩是大家商量出來,共同制定出來。
二、學校管理科學化的三個階段
第一段,建立計劃系統。
計劃是讓人明白,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時間做什么事。
民主的層次越高,法制就越健全,越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我特別討厭,領著學生沒事喊口號,表決心。持之以恒的行為自然就養成了習慣。要下決心從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入手,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行為入手。
人要有個性,還要有共性。共性培養人們的一往無前的意志。
第二段,建立監督、檢查系統。
我們校長不能什么都管理,設置五道關口,第一道關口,自檢關。第二道關口,互檢關。第三道關口,責任人檢查關。第四道關口,集體輿論或集體檢查關。第五道關口,校長出面抽查。
第三段,總結反饋系統。
我們定的制度不是常有理,老正確,時間、空間等發生變化,我們要根據變化了的條件改變自己的制度,使制度不斷的適應客觀需要。
平平常常、高高興興、平平凡凡、實實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