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學校校長的角色詮釋
時間:2014/2/19
公辦學校的后面是莊嚴的政府和虔誠的家長,“優(yōu)質(zhì)學校”尤其如此,假使公辦學校遇到什么棘手的問題,第一反應也許是去找局長甚至市長;而民辦學校卻處在懷疑、挑剔甚至排擠的境地,屬于它的只有一個煙波浩淼的“市場”,碩大而擁擠,喧囂而孤獨,民辦學校的校長除了率領自己的團隊全力拼搏浴血奮戰(zhàn),別無選擇。
所以,相對于一般意義上的校長而言,民辦學校的校長的角色必須重構,他不僅要具備教育家的學識,而且必須具備企業(yè)家的膽略。
市長與市場
公辦學校校長的壓力更多的是來自于市長——或者是市長所代表著的那個莊嚴的政府。辦學宗旨——其實是升學目標,教育質(zhì)量——其實是考試成績,經(jīng)費籌措——其實是財政劃撥,老百姓滿意指數(shù)——其實市政府評估指標……同樣,他們的依靠同樣也是市長以及政府,筆者曾向某重點中學——不,現(xiàn)在應該是示范中學——的校長虛心求教,他很詭秘地附耳過來:“我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奧妙是每周一都要到市政府各部門去走一圈。”當時愚鈍,未明舊理,后來細細揣摩,才知道他那“走一圈”的收獲是“信息”與“資金”。
而民辦學校校長的壓力卻統(tǒng)統(tǒng)來自于市場——這個市場是由千萬個受教育者以及他們背后億萬個父母親友。這個市場除了具有“教育”“成才”這些共同的需求之外,還存在著千差萬別的需要。民辦學校“成也市場,敗也市場”,關鍵是校長以及他所帶領的團隊是否熟悉市場的特性,是否洞悉市場的奧秘,是否掌握市場的規(guī)律,是否摸清市場的脾氣……如此等等,光靠教育家的學識似乎是遠遠不夠的。
教育作為服務業(yè)的一個分支,有市場的存在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那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市場啊!昨天還是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忽如一夜春風來”,悄悄地變成了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有什么樣的市場決定了老百姓有著什么樣的需求,老百姓有著什么樣的需求,又決定了我們應該提供什么樣的教育。而這個市場、需求、教育是不會主動找到校長辦公室里來的,需要校長主動去尋找。
一頭羊到了天堂對圣彼得說:“我的頭上長著一雙角,是攻擊敵人和保護自己的武器,但我為什么總是被狼吃掉呢?”
圣彼得說:“雖然你和狼都是哺乳動物,但是你是以草、喬木樹葉為生,狼以食肉為生。在地球的陸地上,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野草和喬木,你想吃的時候只要張嘴即可,生存比狼容易得多;而狼的生存是寄托在戰(zhàn)勝對手,吃掉對手,否則生命不保。你們太安于現(xiàn)狀了,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雖有羊群,但無群體合力。而從狼身上可以看到它們具有敏銳的發(fā)現(xiàn)獵物的嗅覺,向獵物發(fā)起攻擊的時候,有那種勇往直前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它們把兇狠和機智結合起來,提高了戰(zhàn)勝獵物的能力,并且狼群有協(xié)同對敵的精神和能力。換句話說,你身上只具有羊性,而狼具有狼性。這就是差別呀。”
民辦學校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市場變幻莫測,蘊藏著無比豐富的資源和機遇,也潛伏著無法預料的挑戰(zhàn)和危機,可以這樣說,絕大部分公辦學校的校長只要具有“羊性”,溫文爾雅、雍容大度、處變不驚、穩(wěn)健矜持,也可以使學校高枕無憂,但民辦學校的校長必須具有“狼性”,只有嗅覺敏銳、機智威猛、勇往直前、不屈不撓,才是生存和發(fā)展的憑借。而這種“狼性”是企業(yè)家的必需,誰也沒有強求教育家必須擁有這一特質(zhì)。
學識與膽識
我的市場在何方?需要校長具有戰(zhàn)略的眼光。必須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市場中發(fā)現(xiàn)屬于自己的份額。新東方選擇涉外語言培訓;“徐向洋教育訓練工作室”選擇“擇差教育”;上海“孟母堂”雖被政府叫停,但曾被家長熱捧,已足以證明讀經(jīng)教育大有市場;以北大附中教育投資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民辦教育機構將服務對象定格在中高層收入家庭的子女;北京匯佳等從普通中小學教育做起,然后抓住機遇迅速搶占國際教育市場,還有許多民辦學校選擇“準軍事化管理”
……這些民辦教育機構和學校,因為在搶占屬于自己的市場過程中定位準確,不同程度地獲得了良好的甚至是跨越式的發(fā)展。我們不能不欽佩于俞敏洪等校長們的戰(zhàn)略眼光。要具備這樣的眼光,如果沒有對教育真諦的深刻領悟,如果沒有對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如果沒有對市場風向的準確預測,如果沒有敢為人先的非凡膽識,是不可思議的。
我的風險在哪里?需要校長具有敏銳的嗅覺。逐步完善的政策法規(guī),動態(tài)發(fā)展的人口結構,日益提高的家長素質(zhì),不斷整合的國有資源,分步推進的課程改革……其中任何一項變化,都可能引起教育市場的軒然大波。民辦學校的校長們總是居于峰高浪尖之上,格外光顧他們的不僅僅是陽光雨露,同時還有防不勝防的暗礁險灘。如果沒有企業(yè)家對市場變化敏銳的嗅覺,對自身迅速變革的膽略,對已有的陣地及時放棄或擴展的果敢,一次浪潮,一個暗礁,一處險灘,都可能使曾經(jīng)的輝煌頃刻間灰飛煙滅,成為學校管理研究者們的反面案例。
我的法寶是什么?需要校長具有經(jīng)營的智慧。民辦學校的發(fā)展與學校效能的提升緊密相聯(lián)的,效能提升靠什么?考創(chuàng)新,靠改革。創(chuàng)新與改革靠什么?靠人,“教改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教員的問題(毛澤東語)”。民辦學校的校長,不僅要會領導、會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會經(jīng)營。欲使學校效能提升,校長必須具有經(jīng)營學校的智慧,而經(jīng)營學校的核心是經(jīng)營人心、經(jīng)營團隊,打造一個“負責、高效、多元”的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