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一堂課學生講30分鐘 老師講10分鐘

時間:2014/2/15

這里的課堂很特別:同桌不是“肩并肩”坐,而是面對面;三組“對桌”并成一組,上課時,小組間可以討論、質疑,也可以不看老師;學生是課堂的“主講人”,老師只在適當時間“點撥”。這就是廣州市第八十中學廣受好評的“生態自主課堂”。

2007年,袁閩湘接任廣州市第八十中校長,懷揣教改理想的他不止一次思考:學校要培養什么樣的人?要怎樣培養人?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把管理交給學生,讓他們擔當成長的責任。”袁閩湘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生態教育”正是順其天性而為,尊重他們的生命本真狀態,激發他們的潛能。

一堂課學生講30分鐘,老師講10分鐘

傳統的課堂教學,老師唱“獨角戲”,學生埋頭做筆記。教師總是擔心學生不明白或是預習疏漏了,而學生即使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看法,也往往不敢表達。

“學生學習的自信與積極性被壓抑,失去了天真活潑、開朗、樂觀向上的品質,變得少年老成、麻木和呆板,難以感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袁閩湘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發現,教師要在提高升學率和學生學習動力不足之間展開揪心的拉鋸戰,有諸多的尷尬、無奈、抱怨和迷惘。

于是,一場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改革在廣州市第八十中學啟動。

通常,一個班被分成9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成員間學習成績、個性特征、家庭背景有合理差異。組內每人都需任一科學科組長,其中一人為行政組長,他需具備提問、激勵和分辨三種能力。每個小組需要創設組名,制定組訓,制作組標。

一堂課,學生先預習,再小組展示、講解、復述、質疑,而老師退居一旁,負責喚醒學習興趣、點撥及檢測。因此,在廣州市第八十中學經常可見學生講30分鐘,老師講10分鐘的情景。質疑,是“生態自主課堂”所鼓勵的學習態度,每次質疑可加分,還會被評選為“質疑明星”。

“生態教育”實現了素質、成績雙贏。2012年5月,廣州白云區教育發展中心到廣州市第八十中學進行一項調查問卷,結果顯示,97%的學生認為課改后,“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提高了”、“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超過八成學生認為學習任務“比以前輕松”。

協助學校管理,每班輪值一周

星期五的眼保健操時間一到,高二12班的班長蕭美怡便趕到會議室。今天她要向全校行政領導匯報班級“值周”情況。她在校長袁閩湘旁邊坐下,打開由團支書做的總結PPT。

在課堂上,學生做到自主學習,在日常生活上,第八十中學則要求他們“自主管理”,這便是“值周班”制度。

“每一周由一個班協助管理整個學校。所有學生從早餐起床后,到睡覺前,都歸這個班級學生管理,班主任只給指導意見。”袁閩湘告訴記者,每個星期五的11時05分,值周班級的班長、團支書和學習委員就會向全校行政班子匯報一周的管理工作,“學生一來,所有人都得停下工作開會”。

“一個星期雖然下了4天雨,但是在校門口站崗的同學仍堅持每天早到15分鐘。”蕭美怡匯報道,除了各類值勤、檢查、秩序維護工作,班級還為即將到來的校園“藝術節”設計海報,并利用晚自修時間,對全校學生進行了一次“校園藝術節我想參與的活動”調查問卷。

學生的“校長爸爸”

因為公布了聯系方式,袁閩湘的手機變成校園熱線,“辦公”時間無限延伸。學生們親切稱他為“校長爸爸”,經常發信息給他,傾訴他們的苦惱,反映發現的問題,表達他們的感恩。每一條短信袁閩湘都會回復。

有學生向他傾訴學習的煩惱,“才上高一已發現跟不上別人步伐,還排斥一些科目。”他鼓勵學生要堅持、有信念;有學生宣泄生活的不快,“家人為我決定一切,自己根本無法給自己做決定”,袁閩湘勸告,“想自主很好,應該尊重父母,不能意氣用事。”


但最常收到的是求助。如“宿舍的水最近出現了紅色的蟲子”、“教室投影模糊不清”、“冬天的熱水不熱”……能夠解決的,袁閩湘回復:會盡快解決。因條件限制未能解決,或對于學生的需求了解不清晰的,袁閩湘誠懇邀請學生到辦公室交流。

“我希望八十中的學生跟城里的孩子一樣自信。”這是袁閩湘的一個愿望。學校地處廣州市遠郊,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和城鄉接合部,比較羞怯。

于是,他竭盡所能找機會給學生練膽量。每天升旗儀式后會有一個校長講話時間,袁閩湘把這個講話機會留給學生。說到這兒,袁閩湘難掩驕傲:“他們講得比我好得多!”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最新国产·精品更多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思思热国产视频观看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