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導讀“校長是什么?除了從行政管理角度回答外,還有多種回答。但我認為,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更為深刻,更能表達校長的特性。有靈魂的校長應該是有教育信仰、有教育思想、有教育力量和有教育風范的校長。
【作者簡介】
羅崇敏,國家督學、云南省政府參事、云南省教育廳原廳長
校長是什么?除了從行政管理角度回答外,還有多種回答。但我認為,校長是學校的靈魂,更為深刻,更能表達校長的特性。有靈魂的校長應該是有教育信仰、有教育思想、有教育力量和有教育風范的校長。
做有教育信仰的校長
判斷一個校長有沒有靈魂,首先是看他有沒有教育信仰。教育是以信仰培養信仰的事業,有信仰的校長才能培養有信仰的教師,才能培養有信仰的學生。信仰是人對于無限、永恒、生命的終極價值與意義的追求。它是相對于科學而言的另一種真理。信仰深深植根于人性之中。人性不愿無意義,而愿有意義。不愿無限,而愿走向無限。不愿向假丑惡屈服,而愿走向真善美。
總之,人性深深蘊含著超越性。這種超越性,正是信仰的源頭所在。信仰深化了生命的內涵,展示了生存的意義,開拓了生活的境界。信仰給人以激情,給人以理性,給人以智慧,給人以意志力。人可以沒有政治信仰,但一定要走在渴望和追求信仰的路上。中國人最缺的是信仰,現實社會有一種普遍現象,用“信仰”掩蓋無信仰,無信無仰講堅定信仰,無主無意講社會主義,不思不想講解放思想。
教育最缺的是教育信仰,教育的工具化、功利化、世俗化、庸俗化體現了教育信仰的缺失。教育把人異化,異化為神,異化為物,異化為鬼,使人頌圣為奴,拜金為奴,使人崇尚偽裝,人格分裂。中國教育抱著祖宗發明的指南針和現代衛星定位器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位置,失去了信仰。
教育信仰是人們對教育價值和教育功能的極度相信、無限尊崇和執著忠誠,并以此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教育信仰在校長身上,主要體現的是教育思想、精神狀態、潛在動力和理想境界。
▼有教育信仰的校長一要堅信教育的價值:教育創造人的價值
教育就是教育,不是工業,不是衙門,不是劇院,不帶任何功利性,教育創造的是人的價值,不是物的價值。人是價值的價值,經濟價值、政治價值、文化價值都是人創造的價值,是人價值的外化,教育創造了人的價值。教育不為政治服務,不為經濟服務,不為文化服務,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服務。
▼二要堅守教育的使命:教育培養合格的國家和世界公民
這樣的公民具有自由思想、獨立人格、大愛情懷、創造能力、社會責任和幸福生活。教育不能用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去奴化國民。要堅持國際化思維,本土化行動,現代化目標,培養人的人類共生價值觀、道德素養和良好習慣,使人從小知道用規則守護人生,用規則看守世界。
回想我的人生歷程,五十歲之前我是玉溪市的村民,六十歲之前是云南省的居民,七十歲之前是中國的國民,八十歲之前和以后做世界的公民。這樣的追求給我不斷注入自信、自能和自尊的動力。
▼三要堅持教育的追求:校長是事業不是職業
校長要把教育作為畢生的事業來追求,不能把校長職位作為謀生逐利的工具和手段。校長對教育事業要有敬畏感、忠誠感、使命感和責任感。盡忠職守,肩負使命,精道精致,履行職責,務實創新,不斷進取。
做有教育思想的校長
思想使人尊嚴,事業使人生光輝。“我思故我在”,這是笛卡爾的名言。校長的存在的最好證明是有思想,有靈魂的校長是有思想的校長。教育培養的是有自由思想和獨立人格的人,這就需要有思想的校長帶領有思想的教師,培養有思想的學生。
中國最缺的是先進的教育思想,最不缺的是盲目的教育行動。迄今為止影響中國教育最大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五種,一是帝儒倫理主義教育思想,教人們怎樣服從統治,頌圣為奴。二是以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實用即真理”,教人們盲目適應現實,接受現實的奴役。三是以希特勒、斯大林為代表的極權主義教育思想,通過洗腦教育使全民處于無意識狀態,或教人崇尚偽裝,培養陰陽人。四是以凱洛夫為代表的狹義的工具主義教育思想,要求教育成為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和為階級斗爭服務的工具。五是庸俗的唯物主義教育思想,崇尚物質主義的教育,拜金為奴。
這些教育思想有三個基本特點,一是不以人為目的,而是以人為手段;二是在傳授知識中,不斷失去教育價值本真;三是重術不重道,忽視甚至違背教育規律,只重視教育方法的折騰式改變。
對這樣一些教育思想,我們要進行反思,不要盲目的實施。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發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實現人的價值,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社會活動過程。這是我對價值主義教育思想內涵的揭示,也是我從事教育管理事業最有意義的、值得回憶的收獲。
在國人的習慣思維中,領袖才能有思想,國民不能有思想。記得,我到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的文集時,我原來申請的書名是《羅崇敏選集》,出版社領導說,只有毛澤東的才能叫選集,我說那么叫《羅崇敏文選》,出版社領導又說,鄧小平才能講《文選》。如果只有領袖有思想,那就是專制思想、獨裁思想。
每個人天生就有思想,上天賦予人的思想權力,特別是校長更應該有思想。有思想的校長是有自由意志的校長,是有獨立人格的校長,是有富有理性的校長,是務實創新的校長。做有思想的校長,就應該學、思、行集于一身,傳承、批判、創新融為一體。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產生思想,不斷傳承和創新學校各方面的工作。
做有教育力量的校長
校長一方面要放射教育蘊含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展示自身的教育力量。人類最偉大的力量是愛的力量,最偉大的智慧是真的智慧,教育的力量就是“教真育愛”。教真理,學真理,認知真理,實踐真理,捍衛真理;教真知,學真識,做真人,行真事。培育愛心,愛人,愛社會,愛智慧,愛自然,愛人類,愛宇宙。
現在教育普遍存在的價值流失和創造力喪失,就因為失去了真的智慧和愛的力量。2015年10月18日,湖南省邵東縣,三個學生在學校轉悠時發現值班老師李某某,便商量搶老師的錢,并將老師打死。他們先將學校小賣部的門撬開,盜走面包、棒棒糖若干。之后他們用木棍將女老師打倒在地,并用毛巾捂住女老師的口鼻,逼問出錢財存放的地方,將女老師捂死后,三人盜得財物,藏匿尸體于床底便逃離現場。
這不止是學生之罪和家長之過,更是政府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之罪、之過。只有在這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之下,才可能產生這樣暴力、這樣殘忍、這樣無人性的學生。校長要以愛心滋養愛心,以真理傳播真理,以智慧生長智慧。
校長自身的教育力量主要體現在決策的力量,踐行的力量,管理的力量,創新的力量。
首先,校長要培養決策思維,提高決策能力,對學校各個方面的改革和發展進行民主科學的決策,特別是對教師專業發展、教學科研、學校管理三個方面要進行系統的而正確的決策。
第二,校長要全面提高踐行的能力。踐行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貫徹上級部門或董事會決策的執行力,二是踐行校長團隊做出的決策的能力。這就不但需要校長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執行各項決策事項,更需要校長以博大的胸懷和科學的方法,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主動性,團結和帶領老師踐行各項決策,使決策付諸實施,實現決策目標。
第三,校長要不斷提升管理的能力。管理出質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校長不但要有專業學術思維和能力,更要有科學管理思維和能力。要善于將利益管理、愿景管理和價值管理有機統一,追求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價值管理。要注重系統管理、全程管理和精致管理的有機結合,使過程管理和目標管理相得益彰。要注重情境管理、情智管理和情節管理的有機構成,建設環境育人,情感育人,規則育人的管理環境。
第四,校長要生長創新能力。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中國教育是世界教育的組成部分,世界教育在變,中國教育必然要變,我們改變不了教育大環境,我們完全可以改變學校小環境。要充滿信心,積極向上,不要怨天怨地,不要墨守成規,要努力創新。
生長校長的創新能力,一是靠對知識的渴望和智慧的信念。校長要把學習作為一種信念和生活方式,拓展知識,深化知識,更新知識,綜合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寶庫,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能力轉化為智慧;二是靠頭腦的認真和理性的精神。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校長應該最講認真,校長要認真學習,認真思考,認真探索,認真反思,認真批判,慎思明辨,富有激情和理性,探索把握育人規律和管理規律,創新辦學治校的思路和辦法;三是靠責任智慧和創造品質去創新,要有博大的胸懷和堅強的意志力去凝聚人心,感召人才,激發和依靠全體教師創新,不斷開創學校各項工作新局面。
做有教育風范的校長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校長既是經師,更為人師,還做業師。校長要體現教育的風范,將教育信仰、教育力量體現在自身的教育風范上,成為具有明智、明快、明凈風范的校長。
明智,就是做一個理智的校長,明白自己的崗位責任和使命,明白自己的素質與崗位的需要的差距,了解教師的所思、所想、所需,增強履職的危機感,增強解決教師隊伍建設實際問題的責任感。明快,就是要陽光高效的旅行職責。
每一個校長的履職時間和空間總是有限的,但校長崗位所承擔的事業發展是無限的。校長履職要有緊迫感,快捷高效的做好每一項工作,提高履職的時空價值率。明凈就是要光明磊落、干干凈凈、廉潔自律的行使校長權力和履行校長職責。總之,校長要有高尚的品格和履職的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