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淡班主任與學生談話的藝術
時間:2014/2/9
但是,并不是有良好的談話,就可以達到對學生教育的目的了。工作實踐表明,有的談話收效甚微,就像春日里不著邊際的風,學生聽了入耳不入心。而有的談話則效果顯著,就象一把金鑰匙,一下子就能打開學生心頭的鎖,能使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有“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原因何在?談話是一門學問,一種藝術。班主任與學生談話,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與學生交流思想和情感,使學生受到教育的活動。它能提高學生思想,增進相互了解,溝通情感,是班主任教育學生最常用的方式和手段。
然而,每個學生思想狀況是不一樣的,個性差異有別,要解決的問題各不相同。班主任要更多地采用個別談話的方式,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施以不同的談話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一、精心選擇合適的談話方式。
1、和風式。對學生“潤物無聲,春風化語”的勸慰談話,一般適用于期望、激勵、鼓舞學生好學向上。也適用于性格內向、感情細膩、脆弱、心理承受力低的學生,特別是一些女學生。談話時,語氣要委婉含蓄,措辭得當,態度親切,情感真摯,而不是用態度強硬、“暴風驟雨”似的數落學生。和風式談話能像和煦的春風掠過學生的心田,在其心底蕩起陣陣漣漪。
2、暗示式。這種方式一般適用于虛榮心強、自覺性高、偶犯或初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應選擇適當的時空,運用教育機智微微提醒,讓他們心中有數,但又戳穿之層“紙”。暗示式談話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的寬容和諒解,往往能產生“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3、警鐘式。對學生敲敲警鐘,“在呵一聲的談話方式,一般適用于膽大老練、屢犯不改、”小錯不斷,大錯不犯的學生,拉響警種、施點適度的壓力。對這類學生談話,班主任措辭要嚴厲,態度要嚴肅,要言之有據,指出問題的嚴重性及其后果,響鼓重錘,促其改正錯誤。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班主任態度“硬了點”,還需要讓學生感到班主任的一片愛心,更要指出希望,給予機會,不要窮追猛打,逼近死胡同,這會產生負效應。
4、愛撫式。用愛心、誠心、情感喚醒學生的談話方式。班主任與學生談話既是教育過程,也是人際交往的過程,對一些受處分,成績差、生理有缺陷的學生應施以更多的愛。一般說來,班主任與這類學生效頻率高,情感交流多,關心更全面,高越能激發其自信心,用班主任的一片愛心去溫暖學生冷卻的心,點燃其心中的希望之火,有效地防止“破罐子破摔”的現象。
5、直接式。對一些性格外向、開朗、直爽的學生,班主任的談話應用單刀直入,開門見山的談話方式,要直拉了當,快人快語。婆婆媽媽、旁敲側擊反而會引起學生內心的反感厭惡。直接式的談話,順應了學生的性格、脾氣,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信任他,愛護他,從而把信任作為骨在的驅動力,提高警惕了談話的效果。
6、示范式。用名人或自己的經歷、成功的事實激勵學生。對一些意志薄弱、缺乏恒心、方向不明的學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學生,使學生感到班主任的可親可信,學有目標,增強了戰勝困難和實現目標的信心和勇氣。
二、談話要有明確的目標。
找學生談話,要有明確的談話主題,即要明確談什么問題,在到什么目的。找學生談話,通常有下列目的:①掌握情況,便于下一步開展工作;②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排憂解難;③鼓勵進步,激發向上;④布置工作,明確責任,指導方法;⑤溝通感情,融洽師生關系。但談話不能企圖同時解決許多問題,談話的目標要盡量集中,內容要圍繞主題進行,時間不可拉得太長,否則容易引起學生厭倦。要適可而止,讓學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這樣的談話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愛心是談話的基礎。
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離不開老師的情感。教師的愛心是滋潤學生靈魂的妙藥,只有教師深深的愛,才能換來學生濃濃的情。師生之間的真誠的友誼,沒有世俗的污染,沒有金錢的銹斑,是最美好的。實踐證明,凡是感受到老師關心、愛心、鼓勵的學生,學生就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學習情緒也高。反之,凡是受到老師冷淡、歧視的學生,就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老師,不理睬老師的要求,學習情緒就低落。一個教師是否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最集中的體現。教師要從思想、學習、生活各方面十分重視、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人格,激發學生的進取心。要嚴格要求學生,嚴也是愛,做到嚴而有度。教師要想教育好學生,與學生談話要想取得成效,老師先要具備一顆愛學生的心。要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愛學生,這樣與學生談話才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四、 能力是談話的條件。
這里的能力,首先,是指談話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且對這些專業知識要爛熟于心,還要經常溫故知新,并了解教育心理學領域新的研究成果。其次,要具備了解學生、駕駑學生的能力。教師要了解不同年齡的學生的心理特點、情緒變化特點,針對某一具體問題要能洞察出問題的關鍵所在。然后采用學生能接受的辦法解決問題,要對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對整個班級、對具體的事件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每個學生各有什么特點、各自的長處是什么、各人的缺點在哪里,教師的心中應該一目了然。整個班級的學風怎樣、班風怎樣、全班同學的集體榮譽感怎樣,老師心中也要有個清楚的了解。談話時就可以有的放矢,指出問題的要害,讓學生口服心服。
五、 良方是談話的關鍵。
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談話方法,這樣談話效果更明顯。對待優生根據優生基礎較好、學習自覺刻苦、思想表現好、積極向上的特點,我們可以采用先肯定成績,再提出問題,最后明確奮斗目標的步驟進行談話。先肯定優生一段時間以來學習、思想表現、日常生活方面等取得的成績,再指出在嚴要求下存在的不足,最后告訴他應朝什么目標努力,具體應該怎樣做。對待差生就不能采用上述辦法了。差生一般都是品行差、成績差且易患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常引起老師的不愉快,取得一點進步后易舊病復發等。據此決定我們與差生談話時采用特別的方法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那么與差生究竟怎樣談話呢?可從下面三個方面去研究:
(一)創設無拘無束的談話氣氛。與差生談話應以平等的態度為前提。學生對教師沒有害怕心理、無拘無束,這是教師對學生人格的一種肯定。對差生千萬別訓話。訓差生不但沒有多大的效果,反而使老師訓完后周身乏力、血壓升高,日積月累很易患“神經性高血壓癥”。差生也只是暫時的低眉順眼地挨訓,過一會兒他又沒事了,又與以前一樣。
(二)善于抓住談話的良好時機。我們要克服差生犯錯誤才找他們談話的習慣。平時多與他們接觸,及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一旦發現他們有一點進步或受獎勵就與他們談話,強化鼓勵行為。平時勞動、玩樂、漫步中也有談話的好時機要善于把握。
(三)經常運用鼓勵的語言。如“我覺得你在 X X 方面了不起,值得老師學習,但在 XX方面還要努力”、“你數學學得真努力,要是……”“你正在改正上課玩東西的習慣”等,把本來批評的意思轉化為鼓勵的語言,啟發他們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多一分鼓勵,他們就增加一分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談話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班主任要注意的是與學生談話不是橫刀立馬的批評,也不是一本正經地訓人,而是用與人為善的口吻,誠懇地、坦率地、實事求是地對學生提出個人的看法。談好后,允許學生表白、陳述或提出問題,這種方式同樣可以達到批評學生不是這個目的,且易于學生接受。要能很好地運用這種方式,與學生談話需要班主任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更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班主任本人則必須提高語言表達水平和應變能力,以期在與學生“言來語去”的過程中能曉之以理、喻之以義、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總之,與學生談話是一門藝術。藝術高,談話效果就好,有時甚至事半功倍;藝術低,談話效果就差,有時甚至會起反作用。
教育是講求方法的,卻無定法。班主作與學生的談話方式還有很多,這里只不過是拋磚引玉。班主作與學生談話是一門實踐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的藝術。班主任要遵循學生的心理規律,深入研究教育對象,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選擇最佳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努力使談話更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