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世紀,社會對人才、特別是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人才歸根結底源于教育。學校教育如何適應時代要求,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是擺在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衡水中學,這所已連續(xù)六年勇奪全市高考金牌的省級重點高中,此時此刻,又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名聲鵲起的衡中,去看一看,感受一番吧!
倡導“尊重的教育”,唱響素質教育主旋律。
新世紀的第一個學期,正值衡水中學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現(xiàn)代化教育觀念日趨成熟之際,學校領導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尊重的教育”理念。
“尊重的教育”理念有著相當豐富的內涵,它既有一般意義上尊重學生的人格、人性的內容,同時還包含了尊重教育教學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師生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等方面的內容。可見,它是一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為學生的明天著想、為社會的未來負責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這一理念的提出是時代的呼喚,是師生的呼喚,同時也是衡水中學經過幾年的探索與思考而做出的必然的選擇。新的理念一經提出,迅速在全校師生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并且很快深入人心。各學科的教研活動,老師們自覺地開展起對“尊重的教育”理念的探討,暢談感受;班主任例會上,“如何做到尊重學生”成了熱門話題;問卷調查,同學們對“尊重的教育”拍手稱快;家長來訪,談起“尊重的教育”,無不大加贊賞。一時間,“尊重的教育”理念,風靡了整個衡中校園。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側面,即通過對衡水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展示,來深入了解一下“尊重的教育”理念的內涵。
尊重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xiàn)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心和重心。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實踐“尊重的教育”,落實的重點自然在課堂教學。衡水中學在改革課堂教學方面走出了三步棋:
(一)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就無從談起。從更深的層次考慮,學生不會自主學習,在即將到來的知識經濟社會就難以立足,影響的將會是學生的一生。因此,衡水中學首先從解放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入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學期,衡水中學下發(fā)的2001年1號文件,就是《關于減輕學生負擔,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決定》。決定明確指出:自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老師不得占用學科自習講課,不得以發(fā)篇子、放投影的形式變相占用自習;在綜合自習時間,教師一律不準進教室輔導,以免干擾學生獨立思考。同時,學校還將每節(jié)自習的最后7分鐘設為合作學習時間,學生可以討論、爭論問題。通過改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時間得到了巨大擴展,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保障。
適應高考改革減少題目數(shù)量、強化思維能力考查的形勢,學校配合教學改革,進一步提出了將作業(yè)量減下來,將習題難度降下來,練習題精講精練的要求。學校規(guī)定:第一,各學科所留作業(yè)數(shù)量必須控制在規(guī)定的學科自習或課內完成,嚴禁侵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第二,作業(yè)的形式由原來的硬性作業(yè)改為“色香味形”俱佳的“自助餐”,學生對老師所留作業(yè)有自主選擇的權力。如此一來,表面上看學生練習的量少了,但思維的深度增加了,對知識掌握得更深更透,起到了舉一反三,以一當十的效果。
實行改革以來,反饋良好:一是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了。成績好的同學反映說,他們可以利用自習課預習后面的內容,聽起課來更加主動了;成績不太理想的同學則利用自習時間充分消化知識,并可擠出時間查漏補缺。二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明顯增強,逐步學會了自主學習,這一點對學生的一生都至關重要;三是學生的學習品質得到優(yōu)化,以往教師經常占用自習講課,各科自習排得又滿,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就出現(xiàn)了比較普遍的抄作業(yè)、湊作業(yè)現(xiàn)象,對知識也只是停留在識記的水平上,來不及消化吸收。自從實行改革以來,這類現(xiàn)象有了明顯的改善。四是學生的學習負擔、心理負擔都減了下來,學習效率提高,學習的信心也增強了
(二)減少學科課時,增設語文、英語閱讀課和大閱覽課,把思維、想象的空間還給學生。
衡水中學的領導、教師在外出學習的基礎上,加之自己對語文、英語等學科學習規(guī)律的認識與反思,果斷做出了減少學科課時、增設閱讀課的決定,毅然將語文、英語的授課時數(shù)減為每周三節(jié),拿出同等的課時讓學生開展自由閱覽,向文學書籍,向期刊雜志,向廣闊的社會學習鮮活的語言和文化。學生眼界更加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更加敞亮了,想象的翅膀得以舒展,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增強。老師們反映說,現(xiàn)在,學生寫的作文,語言不再那樣干干巴巴,而是充滿了靈氣;學生也反映,通過閱讀,擴展了教科書的知識背景,學習起課本內容來感到容易多了。其實,最最重要的是:通過閱讀,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在增設語文、英語閱讀課之前,衡水中學已進行了一個學期的綜合閱覽實驗,并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這個實驗是每周拿出兩個課時讓學生進行報刊資料的自由閱覽。閱覽室里一百多種報刊,使同學們不僅從學科知識上受益,同時也讓同學們呼吸到時代的氣息,認識了更廣闊的世界,樹立了更高遠的目標。
(三)變教為誘,變學為思,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衡水中學廣大教師在誘思探究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深入領會“尊重的教育”的實質,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面貌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
通過改革,現(xiàn)在的課堂上,學生已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變成了知識的積極探求者。語文課上,陳國英老師將本來枯燥無味的字詞辨析改造為綴詞成句練習,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富有個性的語言流光溢彩,對知識的掌握達到了一個更深的層次;數(shù)學課上,吳樹勛老師就定理的證明步步設疑,將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引向高潮;英語課上,李京華老師通過讓學生編排課本短劇,使同學們對語言的運用更加投入且富有創(chuàng)意;物理課上,李紅奕老師對波的圖象的動畫演示讓人們的思維也隨著一起跳動;生物課上,劉艷紅教師的“很好”、“滿分”,讓學生滿懷成功的喜悅和求知的渴望;音樂課上,一曲《梁祝》,讓人沉浸在樂曲的意境之中回味無窮……課堂上,學生體驗的是一次次思維的旅行,一陣陣學習的歡樂,學生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習的主人。
衡水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三步曲,受到了師生的歡迎,在社會上贏得了一片贊譽之聲。這還只是一個開始,衡水中學的校訓是追求卓越,衡水中學的精神是奮力爭先,為了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為了實踐尊重的教育,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明天,衡水中學將不斷探索新的發(fā)展領域,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