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基礎教育改革的縱深推進和校際辦學競爭的加劇對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教師在學校組織中的地位、作用、功能日益凸現出來。對于一所學校來說,教師是比校園物質景觀、教育教學設施等甚至比學生更為寶貴的一種資源,因為在一個組織中,人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師是推動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一個學校贏得優勢、展現特色、累積綜合實力的關鍵所在,是核心發展力。
管理者的個性品質
1、校長要全心全意地熱愛自己的學校。
一所好學校,其聲譽不是靠吹捧出來的,而是全體教師用汗水澆灌出來的。要建設好一所學校,首先要求校長擺脫追名逐利的浮燥心態,把全部身心獻給學校。校長首先要學會做人,要知道,校長的權威不是來自職位和權力,而是來自人格力量。在學校的利益分配中,校長更應用強大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師生,既對領導負責,又對教師負責。要把自己全部心身都投入到了學校的建設中去,深深地熱愛學校,全校老師和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命運和學校榮辱緊緊地聯到了一起,和學校一起成長。
2、校長要寬容,有氣度,不計前嫌。
作為領導者,要本著看全面、看主流、看本質、看發展這一立腳點去看待教師,要堅持舉大功而不記小過,舉大善而不計小瑕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教師的積極性;要盡可能地虛心、真誠地去發現教師身上的長處,努力向他們學習,凡是不要求全責備。我認為,只要做到了愛其人、知其心、長其善、補其過、激其勤、啟其思、倡其辯、堅其志、導其行,盡可能地寬以待人和誠信包容,大家才有“安全感”,才能形成較為寬松的環境,才有民主氣氛,學校才有生氣和活力,這是形成良好校風的關鍵。校長凡是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師。我認為,對一所小學來說,沒有什么大事,我們的工作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把我們身邊的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把上級批示落實好;認認真真地做好每日的工作,在諸如早到遲走,打掃衛生,深入課堂聽課等方面做出表率,以盡可能地多做事和少犯錯來贏得民心,學校的一切工作就有了基礎,就會受得教師的歡迎。3、校長要尊重、理解,與人溝通和交往
人最大的心理需求是受人尊重,做為知識分子的教師更需要校長對他們尊重、信任和理解。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所謂管理的好,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衡量學校管理工作是否真的有效,關鍵不是看開了幾個會,制定了多少文件和制度,而是要特別注意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將更加關注人的自由,人的情感,存在與價值、尊重、理解、溝通和交往。有了感情才有同情、有理解、有愛心、有熱情,而這一切又能在學校這樣的集體中起到一種親和與凝聚作用.培植教師之間和諧的情感氛圍,使教師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學會尊重和理解: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工作、尊重教師的勞動、尊重教師的合理需要、尊重教師的建議和意見,關心每一個教師的情感,宗旨、信念,價值標準,行為標準等的因素的培育。重視發揮制度對教師的激勵作用,同時盡可能滿足教師合理的需要。這些我們學校做的十分不好。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學校的管理中缺乏“人文關懷”。我們學校沒有從財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教師進修,滿足他們學習上的需要;沒有組織工會活動,滿足教師娛樂的需要;沒有支持和吸收真正的優秀教師加入黨組織,滿足他們政治上的需要。這樣的管理,讓我們下層的教師們對這個學校沒有什么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