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校長網!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時更新122203套
網校11143所

每天發布有價值的校長信息!
已加入校長網:校長3624名 學校3556所 專家814名

優勢宣傳 海量推廣

數字校長

信息化展示平臺

互聯網+教育:學校如何行動?

時間:2015/12/18

2015年7月4日,國務院以國發〔2015〕40號文頒布《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反_立的發展目標指出:“社會服務進一步便捷普惠。健康醫療、教育、交通等民生領域互聯網應用更加豐富,公共服務更加多元,線上線下結合更加緊密。社會服務資源配置不斷優化,公眾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優質、便捷的服務。”《意見》第二部分“重點行動”論及教育,僅230字,文字不多,但意蘊豐富。對于學歷教育學校而言,最重要的是管理思維的沖擊。也就是說,學校如何應對互聯網時代的學生管理、教師管理、課程管理?是學校管理者繞不開的命題,也是本文論及的重點。

積極引入互聯網思維,實現學校的管理創新
學校管理過程中,會不斷有新的模式、新的理念沖擊固有的管理套路。說到互聯網,現在很熱的一個詞是“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教育是兩個概念。互聯網企業也可能有傳統思維,傳統學??赡芤灿谢ヂ摼W思維。關鍵是,互聯網時代來了,我們做教育、管理學校的,思維是不是跟上趟了?
其實,互聯網思維是一種商業模式,它的核心一是產品為主,注重用戶體驗;二是粉絲經濟,擁有更多的粉絲,就會成就更大的事情;三是開放的平臺;四是利用大數據分析,精準地顯示可能成為用戶的對象。那么,互聯網思維對于我們進行學校管理有什么啟發?
《意見》指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膭顚W校利用數字教育資源及教育服務平臺,逐步探索網絡化教育新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教育公平?!边@種資源平臺,目前全球最領先的是慕課(MOOC),以獨家視頻教程、在線學習工具、學習計劃、問答社區為核心特色。慕課對于學校教育的影響和是非常廣泛的。當然,對于普通學校而言,如何開發屬于自己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課程資源,才是最為緊迫的問題。關于這一點,還有一個教師的問題。管理者也許會疑惑:利用數字教育資源,實現網絡化教育,我們的老師又如何定位?在互聯網時代老師是什么?今天同樣一節課可以從網上搜到無數的高手去講,那么我們學校的老師存在的意義在哪里?
針對上述疑問,一方面,學歷教育學校不能向培訓機構或者互聯網公司那樣,純粹依賴在線課程,而是應該借鑒在線課程的方法,以微課程等形式,實現對課后輔導的補充。比如,各學科老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出現的錯誤、疑難問題,拍攝一些解說性、輔導性的小視頻,上線后,學生隨時可以查看,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碎片化時間,達到學習提高的目的。這樣的資源可以實現全校和校際之間的互通,長期積累下來,這就成了很好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互聯網時代,很多人關心的是如何利用新技術更好地傳授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并不是網絡替代了學校教師,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新技術更好地培訓老師,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教學水平。比如,我們可以開發針對教師的手機移動端產品,及時分享更有效、更受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這一方法雖然看著很草根,但卻非常有效。
“產品為主,注重用戶體驗”,聯想到我們的課堂教學,是不是我們的課堂還是“知識點、滿堂灌”(產品陳舊),不注重學生的感受,缺少交流互動(忽視用戶體驗)?“粉絲經濟”、“ 開放的平臺”,聯想到我們的師生關系,是不是還是老師高高在上,學生唯唯諾諾?“親其師,信其道”,學生不崇拜老師,不喜歡老師,談何喜歡你的教學?另外,一所學校的名師畢竟有限,能不能讓名師們開設一些公共課、開放課,學生不分班級、不分年級地去選這個老師的課,放大名師和優質課效應?這也是“粉絲經濟”給我們的啟發。
互聯網思維注重產品用戶體驗。那么我們也可以定期觀察、分析現有在線微課程的點擊量,看學生關注什么樣的微課程,需要什么樣的微課程,刪除那些質量不好、學生不喜歡的微課程資源,這樣也就關注到了學生的用戶體驗。
在教師管理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傳統的考勤、課時工作量、作業批改質量、課堂教學效果方面的考評之外,能不能借鑒“粉絲經濟”的思維,將每個老師的上線微課程受歡迎程度,也作為一個指標,納入全體教師的考核成績?假如我們能夠將老師們上網聊天、網絡購物的時間,更多地通過教學考評的方式,引導到關注微課程的制作、關注在線教育資源的積累,豈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加快實現教學設施的更新,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新要求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已經深深的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交溝通方式,也毫無例外的會影響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式。
從教室的設施來說,已經從昔日的黑板,發展到十幾年前使用投影儀,到幾年前的電子白板,再到今日的交互式教學一體機。從學生個體使用的產品來說,幾年前,電子書包很流行,但今天的“人人通”,已經可以實現教室內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通過IPAD的交流互動,作業、批改、評判、反饋均可以在手持設備上完成?;诨ヂ摼W的教學新設施,必將改變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
從校園安全監控來說,昔日是保安、班主任輪流巡邏,逐步發展到安裝監控攝像頭、有監控室實施校園安全監控。但今天,已經可以實現校園監控攝像頭、教室攝像頭的聯網,學校領導、家長可以通過手機APP隨時查看校園內的情況,以及自己孩子在教室內的表現,達到對學校安全、教學和學習情況的實時掌握。
對于孩子手機的使用,以前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校長,都是反對孩子們使用手機的。但今天的事實是,我國智能手機用戶已經達到8.5億。這中間當然一個很大的用戶群體是在校中小學生。手機的使用是個不可逆轉的潮流,與其過多地強調孩子使用手機的負面作用而限制使用,倒不如和技術性公司一起思考,如何合理的開發手機的學習功能,讓手機在學生獲得資訊、學習知識、提高能力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堵與疏的結果顯而易見,為什么我們還是固守自己的偏見,將手機看作洪水猛獸?
《意見》指出:“鼓勵學校通過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等方式,對接線上線下教育資源,探索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務提供新方式。推動開展學歷教育在線課程資源共享,推廣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等網絡學習模式……”針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筆者的看法是,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線上教育資源,但不能過多依賴線上資源,畢竟公共平臺線上資源的針對性、適用性還是令人存疑的。因此,提高本校教師全員利用網絡進行教學手段更新的水平,則是需要大力加強的。提高教師的使用水平,當然離不開設施的更新換代。學校設施配備落后,就談不上水平的提高。
在互聯網時代的教學設施方面,筆者推崇交互式教學一體機,其特點是:第一,整合性。通過一體化設計,將電子白板、短焦投影、功放、音響、電腦、視頻展臺、中控、無線耳麥、有線電視等多媒體設備高度集成,無需電子講臺,無需綜合布線,不占用空間。第二,經濟性。只需一臺設備,即可滿足現代多媒體教學的所有需求,完全替代傳統的三機一幕,以及平板電視、液晶電視等教學模式,是所有學校買得起、用得起的新型多媒體教學設備。第三,實用性。該設備具有資源共享的新特性,解決了當今教學設備利用率低或設備不夠用的問題,實現電子備課,多媒體授課,板書及屏幕注解,文本輸入,手寫識別,提供豐富多彩的輔助教學工具,對實物攝像顯示、注解或保存,播放多媒體音頻和視頻課件,收看電視教學等諸多功能。第四,互動性。它可以營造出交互式教學演示環境,更好地實現師生互動和人機互動,為學生提供前所未有的課堂互動參與。第五,便捷性。一鍵同時開或關信息處理單元、互動顯示單元(具備關機延時功能)、控制單元、音箱單元等,操作便捷,易用易學。第六,安全性。它采用一體化結構的內置式電源,一個電源輸入即可為一體機的各個功能單元供電,防輻射、防觸電、防漏電,確保用戶安全使用。設有電子門禁單元,IC卡控制操作面板的開啟和關閉,有效保護一體機的使用,防盜、防人為損壞,保管方便。第七,擴展性。它具備VGA 輸入、USB等多種接口,可連接因特網,與世界同步。信息處理單元自帶無線網絡模塊,可與學生信息處理單元連接,實現一體機與學生PC的同步互動。第八,定制性。因需定制,滿足差異化需求。在安裝方式上,用戶可選擇掛墻式、嵌入式、支架式等多種模式。
“互聯網+”究竟能給教育帶來什么?仔細品讀一下由于互聯網熱引發的教育界內部的討論熱詞,我們能尋到一絲線索:“翻轉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慕課”和“O2O”學習模式,讓按需學習、自主學習成為可能;“基于大數據的教學與評價”,讓學習者的個性與差異性得到充分凸顯與尊重。以上種種,讓我們捕捉到了一個共同的關鍵詞——“人的維度”。“互聯網+”給教育帶來的最大改變,不僅是技術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讓教育有了“人的維度”,真正以學習者為中心,真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需求,真正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良好的教學設施配備以及由此帶來的課堂活力的提升,再加上不斷豐富的教師在線課程資源開發,我們的課堂一定會得到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00后孩子的喜愛。
 
依托移動互聯網打造家校關系新平臺,放大學校優秀品牌形象
教育,是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取得教育效果的系統工程,因此,處理好家校關系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家校關系的維系,依靠兩個主要渠道,一是家長會,二是 “家校通”短信通知。公辦學校召開家長會,家長不敢不參加,學校高高在上,這是一種不平等、不正常的家校關系。另外,學校召開家長會,也會影響家長正常的工作,還會造成學校附近的交通擁堵,造成安全隱患?!凹倚Mā倍绦磐ㄖ獎t是單向的,家長被動獲得信息,卻無法通過它實現和老師、學校的交流互動。
這兩種傳統的家校關系處理方式,不去改變,也能維持。但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更好地改進我們的家校關系維持方式,更好地服務于家長。
這種更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引入企業的客戶管理的理念,將家長作為學校的客戶來進行管理。其客戶管理的實現方式,就是利用移動互聯網,重塑家校關系創新體系、實現家校良好互動。筆者作為學生家長,深刻體驗到傳統家校關系和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家校關系的巨大不同。昔日每個月一次的家長會,幾百上千人集中在學校體育場開大會,家長們席地而坐,又熱又累,空氣污濁沉悶,學校領導講什么,也聽不清楚。之后改進,放在孩子教室開,先聽校長主任用廣播系統講,再聽班主任、任課老師在教師現場講,也是很難和老師進行深入的交流。而今,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建立學校家長委員會群、班級群等,在家校微信群里面,可以便捷地實現學校、老師與家長的即時溝通。學校的通知、孩子的分數,也是即時收到,并且可以保存備查,十分便捷。
更為重要的是,學校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每天家長可以通過微信看到學校的活動,看到班級的情況,圖文并茂,信息密集。同時,還可以時不時看到老師的文章、孩子們的作文和圖畫,家長的幸福感不言而喻。學校微信公眾號,還可以定期傳播教育智慧、學校的教學理念、辦學特色,起到品牌傳播的作用,好的學校微信公眾號,不但家長們喜歡看,他們還會不自覺地推薦給自己的親朋好友,這在客觀上也傳播了學校的口碑,潛在的家長們不斷地受到這個微信公眾號的熏陶,逐漸接受其教育思想,這對于招生是具有非凡意義的。
(本文作者系《中國民辦教育》雜志副總編輯、南京百家教育咨詢中心主任)

閱讀 24贊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五码三级级精品国产宾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 | 亚洲性爱视频久久 | 午夜福利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