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歷練使學校走上特色發展之路
第一,主題歷練是對學校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文化積淀,只是厚度與特質不同。學校教育發展需要文化傳承,更需要在文化揚棄中創新、豐富和提升。優良的學校歷史文化和環境文化,對歷練學校文化主題起著積極的催生作用。
我們雙流縣東升小學體育特色“陽光足跑”曾獲全國總冠軍。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學校遷建現址,到新建“托起明天的太陽”雕塑,東小師生與生俱來的陽光淳樸都在積淀陽光的文化,訴說著陽光育人的故事。三年前我校重訂教育發展規劃,經全校教師調查、討論、提煉,在弘揚學校傳統文化主旋律的基礎上,把“陽光育人”確定為學校教育規劃的戰略主題。
其要義是:陽光是萬物生長的源泉。人的生命需要陽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需要陽光,學校團隊和諧發展需要陽光。“陽光育人”充分體現了教育的時代要求,契合了生命成長的規律。
第二,主題歷練契合教育改革發展走向
當前基礎教育處于轉型期,發展走向體現為“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從世界教育大趨勢看,經濟全球化推進教育國際化、信息網絡化促進教育信息化、知識革命促進教育創新。“陽光育人”無疑契合了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走向,抓住了“育人為本”的教育本質和“改革創新”的教育旋律,彰顯了“為了每個孩子快樂健康成長”的教育宗旨。
第三,校長的教育思想引領主題歷練的價值
校長的教育思想必須在管理過程中浸潤和固化。管理只有到了成全他人為樂的境界,才是一門了不起的學問。按照“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黃金律,以德立校、文化強校是一條學校發展的科學之路。
校長的教育思想引領學校核心價值。在學校教育規劃戰略主題歷練中,校長要引領團隊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張,構建學校教育愿景。圍繞“陽光育人”主題,我們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張:學校教育要充分尊重生命成長規律,努力為每個學生未來生活做準備,奠定學生健康成長的堅實基礎;學校要建立適合學生的個性化課程體系,達到逐步歷練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這些主張既樸實又符合孩子快樂健康成長的規律,適應了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要求。
第四,主題歷練要排除擔憂和干擾
學校教育變革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任何變革都會遭遇阻力和干擾,有時還要犧牲眼前利益和抗拒名利誘惑,它需要不斷強化精神內部的執行力量,堅持固化新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我校“陽光育人”主題歷練的首要任務就是“縮小班額,有效控制辦學規模”,任務提出來后老師們很支持,但有領導認為這只是一句口號,一些社會人士也認為我校學位緊張而不理解,再后來也有一些老師不理解了,認為“沒學生選我校了,學校走下坡路了”。作為校長,當時我壓力很大:一方面這會導致學校公用經費減少,另一方面學校教師需求卻還在增加。是堅持還是退縮?糾結、彷徨,在我最需要支持的時候,幾個領導的理解給了我信心和勇氣,我和學校班子反復研究,決定學習紅軍精神“堅持就是勝利”。事實證明,這次堅持是正確的:三年后的今天我們已走出瓶頸,師生、家長、各級領導、各界人士都認同了我們的選擇和堅守。
第五,內涵詮釋是主題歷練的重要環節
學校教育規劃主題的內涵詮釋,需要堅持通俗、民主、科學的原則。堅守“育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我校經過客觀、科學論證,提出了“朝陽東升、生機勃發、樂于進取、志在創新”的“陽光育人”教育思想,贏得了全體教師認同。“陽光育人”是倡導“讓每一個孩子快樂、健康、有尊嚴地成長”,即通過建構適合的、民族的課程文化,建設優質幸福的師資隊伍,不斷營造精致、人文、獨特的陽光文化,有效整合適宜的教育資源,達成“幸福快樂成長”的育人目標。因此,主題內涵闡釋是確立學校辦學愿景和發展目標的先決條件,是全校教師高度認同的基礎,只有清晰地闡釋主題內涵,才能形成一條文化主線并貫穿于學校戰略主題的歷練始終,從而找到和凸顯主題歷練的核心價值。
第六,在促進隊伍成長中促進主題歷練
自我超越、改變心智、團隊學習、共建愿景、系統思維,彼得·圣吉的“五項修煉”,是抓好干部、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以培養“學習型教師”歷練“陽光育人”主題,我們搭建了很多平臺:一是同讀一本書,讓人心靈敞亮、智慧人生。目前我們讀了《思維方式的批判》、《幸福的方法》、《56個教室》等書。二是實施扁平化的項目管理,體現果敢與幸福的擔當、民主與包容的魅力。我校教師自主成立特色社團“三人行”“伙伴學會”“諫言團”,這些社團通過承辦全國賽事、參加各類展示活動等,讓老師們陽光自信地走到前臺。三是專題論壇、學術年會,成就陽光學習典范。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鼓勵老師們與大師對話,吸取《論語》、《道德經》等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引導老師們到大學中去,體驗心靈幸福的保健,排除職業倦怠的困擾;啟迪老師們放眼世界,與名校名師結對,體驗從專業到人格的修煉。四是讓老師們參與學校重點工作的實施和重要改革方案的制定,從激烈的辯論到智慧的結晶,使陽光育人的戰略主題有效轉化為每個成員的奮斗目標。
第七,主題歷練結碩果,學校發展出特色
東小教育規劃主題的選擇和歷練過程,伴隨著學校目標明確、特色鮮明的可持續發展。
一是“愛滿校園”。
為避免學生課余休息發生碰撞傷害,學校把校園內建筑與學生可接觸范圍內的棱角全部切割磨圓;學校經多方調研爭取,在每層教學樓配建廁所,解決了師生入廁難問題;將幾十輛教師小車移到校外,為孩子成長騰出空間;學生自愿捐獻壓歲錢,運行“陽光愛心小銀行”。
構建陽光課堂,很多班級多次參與全國語文、數學賽課,孩子們樂觀、自信、機智,成為課堂主人和校園生活的主人。“親子活動”洋溢著和諧的音符;“陽光少年”在校內外舞臺激情飛揚;孩子們暢游新馬,將蜀韻文化融入世界……抓住每個教育細節,建設其樂融融的校園文化;關注每個學生快樂、健康發展,為學生終生幸福奠基,成為東小踐行“讓學生快樂、尊嚴地成長”的有效保障。
二是“讓教師有效、愜意的工作”,保障教師身心健康、提升教師幸福指數。
釋放教師的心理壓力和職業倦怠感,讓教師感受被尊重和存在的價值,學校努力營造寬松、愜意的工作環境:分批分層安排教師參加各種學習、培訓、考察,幫助老師們開闊視野、提升專業水平和幸福指數;利用教研組、年級組、工會等集體開展各種活動,加強情感交流,促進團隊合力;力所能及為教師辦好事實事,幫助教師解決子女就讀、就業問題,解除后顧之憂,形成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奮發向上的和諧局面。
三是在主題歷練中構建起以陽光課程為特色的校本課程。
一是“國之魂”——效果鮮明的國學課程。東小歸納出頌、聽、看、寫、演、唱、悟、行“八字教法”。國學文化浸潤對孩子們的人格完善和歷練起著重要作用,學校成為全國經典文化先進學校和全國“書香校園”。二是“蜀之韻”——成效獨特的“川劇進校園”傳承課程。學校和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合作,以川劇文化進校園、川劇文化進課程、川劇文化進課堂的“三進”研究,開展校園傳承川劇文化研究,納入教育部“十二五”規劃課題子課題,學校成為全國非遺文化校園傳承骨干校。三是“人之行”——解放兒童的“陽光少年”課程。孩子想走多遠,知行結合的目標就在螺旋遞進的不遠處期待。學校從誠信、自理、仁愛、智慧、藝術、健康等方面評選“陽光少年”。民主多元評價,肯定學生的差異和特長,讓每個生命都明確成長目標,激發成長動力,釋放個性光芒。
學校戰略主題的歷練是一個不斷實踐、完善、創新的過程,學校教育規劃戰略主題也只有不斷歷練才能更加切合學校實際。主題歷練使生命豐潤、個性張揚、文化修養疊加,學校也在歷練中實現了和諧、可持續的特色發展。
二、主題歷練的有效策略
第一,找準規劃的主題定位
找準學校教育規劃的主題定位,讓每個生命找到自我價值。每個階段的規劃主題提煉,都需要學校在充分研究自身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提出承前啟后的討論主題,廣泛征求教職工和專家意見,并與區域同類學校分析比較找準差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因為獨特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第二,主題歷練需要尋找方向
方向大于努力,思路決定出路。主題確定后需要尋找實施的方向和路徑,既要與時代發展同步,又要與教育客觀規律同向,還要使每個實施者同心。
第三,把握戰略主題的幾個特性
一是適宜性。即學校教育規劃戰略主題對學校適宜度高低的具體表現,具體包括主題是否適合校情、能否促進學校發展、教師是否認同、是否適合當下教育發展的需要。
二是前瞻性。即戰略主題要有超前性,要著眼于教育的發展和學生的明天,主題的前瞻性要求學校必須找準最近發展區,這是戰略主題在定位和方向選擇上必須考慮的問題。
三是統領性。戰略主題是學校一定時期內開展教育工作的頂層設計,學校所有工作都要圍繞實現主題展開,這是由戰略主題的統領性所決定的。
四是創造性。戰略主題是在傳承學校文化的基礎上確定的,它是學校文化的提高和創新,而不是原有文化的照搬。學校戰略主題的創造性,表現為對教育發展方向的把握和新的教育理念的認識,它是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
五是獨特性。即戰略主題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要有獨特新穎的理念,要突出地域文化,要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如我校“川劇進校園”研究,就充分彰顯了主題歷練的獨特性。
六是可行性。這是戰略主題適宜性在操作層面上的體現。理論與現實之間有差異,理論上適合的在實踐中還要受制于具體條件。只有在現有條件下能夠實施的主題才是可行的。
第四,戰略主題歷練必須避免“布利丹效應”
學校可持續發展需要避免“布利丹效應”,學校戰略主題的歷練也是如此。即不能在實施過程中三心二意、瞻前顧后、優柔寡斷。主題歷練不能追求過程的完美,只要是正確的就要堅定勇敢地走下去。特別是在干擾強烈的困難時期,必須排除萬難、淡定堅持、智慧勇敢地前行。很多成功的歷練都需要校長孜孜不倦、坦蕩執著地引領,很多成功的案例都離不開堅持。
第五,主題歷練必須重視有效溝通
先有溝通,后有認同,先認同人后認同事,先認同他再認同你。任何規劃主題歷練都是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前行的。有效溝通是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現代辦學的重要管理策略。
第六,主題歷練必須有效整合校內外資源
基于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大背景,有效整合校內外資源對主題歷練成敗具有重要作用。如必須有硬件資源和經費保障,還要擁有人力資源、信息資源、師生家庭生活圈層資源、組織機構資源、校長個人積淀的教育資源等,這些都可以借力借勢為戰略主題的歷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