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走班教學就是在不打亂原來教學行政班的前提下,針對學生的個性特征、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有區別地制訂教學目標,提出教學要求,設計教學內容,控制教學進度,改進教學方法,創立評估體系,促使每個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環境中求得基礎性學力、發展性學力、創造性學力的最佳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分層走班教學在許多學校試行。我校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也開始了分層走班教學的初步嘗試。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積極性、學習成績提高等方面取得了許多進步,但也在學生管理等方面顯現出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出現的問題
(一)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加深,班級管理難度加大
在分層走班教學的情況下,學生之間的交往范圍從原來一個班級的四十多名學生擴大到兩個班的學生,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加大。這種影響有積極的方面,如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處于同一層次的學生在為自己、為班級爭光的激勵作用下,學習上相互競爭,形成了更好的學習氛圍;但與此同時,由于原班級的教風、學風不同,特別在基礎班中,學生間不良學習習慣、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等方面影響也很大,給部分學生帶來了消極影響,這使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難度加大,有了“抓不住學生”的感覺。
(二)部分學生出現了一定的心理偏差
1.產生焦慮感
分層走班教學客觀上可以激發學生(特別是提高班學生)的競爭意識,主動加強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但長期的競爭壓力也容易造成部分學生心理負擔過大,出現過度焦慮。調查顯示,焦慮已成為學生心理偏差中比率最高的一種。
2.心理不平衡導致出現自暴自棄的心理現象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在其“自我效能感”理論中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影響人們在困難面前的態度,影響新行為的獲得和習得行為的表現。開展分層走班教學使部分被分到層次較低班級的學生,心理失去平衡,產生自卑心態,進而采取自暴自棄的態度對待學習。
3.對班集體的歸屬感降低
作為正處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在人際關系方面特別注重同伴之間的交往和團體認同。但是由于分層教學上課班級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致使一些學生缺乏班級的整體認同感,班集體意識降低,班集體的凝聚力下降。
(三)學校管理產生一定難度
由于我校對班級考核細化到班級常規,這對上午走班期間班級衛生、紀律、眼保健操等常規工作的檢查產生了影響。同時,由于學生的流動,班級的公共產物、其他學生的個人財物等,也會出現被破壞的現象。
二、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充足的前期工作,建立合理的流動機制
1.建立科學合理的分層制度
如何科學分層,對于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培養自主教育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都有著重要作用。為此,學校極為重視分層前的調查準備工作,制訂了學生分層的依據:
【A班(基礎班)】知識基礎掌握程度、智力水平一般,接受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中等偏下。
【B班(提高班)】基礎掌握較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成績中等以上。
在這一依據的指導下,我校綜合學生多次學業能力測試的結果初步確定教學班人員,再采取“聽取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家長意見,學生自愿選擇”相結合的辦法,綜合考慮決定適合學生水平和能力的層次。
2.形成合理的流動機制
分層應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學生,要引入競爭機制,實施動態管理。所以每學期期中、期末,我們對學生層次作局部微調,使學生層次作雙向流動,讓學生在走班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變化有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二)不斷完善學生管理體制,在創新中求得發展
鑒于分層走班教學給學校德育管理帶來的新問題,學校經過縝密討論,決定采取A、B班組合考核制度,即學校日常管理中,A、B班作為一個整體綁定考核,其中一個班級取得成績或者出現狀況都會直接影響到另外一個班級。這就使得原兩個行政班的班主任,必須密切配合,相互溝通,共享管理經驗,共同管理教育學生,防止了可能出現的B班德育管理情況良好,而A班在衛生、紀律等方面出現較為嚴重的現象。這不僅為我校的班級管理模式帶來了新的嘗試,也為走班制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三)注重學生心理疏導,加強師生交流溝通
對于分層教學中出現的學生心理偏差,學校環境內的各類因素的影響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分層走班教學中,教師就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而不僅僅是成績。對此,學校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開設心理健康課程,針對分層次班級和原先的行政班級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在每次分層變化的前后對學生進行調查、訪談,及時了解學生心中真正的想法。同時,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校園網站建立“陽光小屋”網上心理咨詢QQ等,讓學生有傾訴的地方。同時,學校還利用周記、心靈信箱、校長信箱、貼吧等方式加強師生交流,讓學生與老師有了更全面的溝通。這為分層走班教學實施后部分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產生焦慮情緒或者出現自暴自棄情緒等開辟了一條科學而有實效的疏導和交流途徑。
(四)開辟渠道,尋求家長支持
分層走班教學對于我校這樣一所城鄉結合部的初級中學而言才剛剛起步,家長對此知道得很少,他們需要了解分層走班教學,并且參與到學校分層走班教學的管理中來。因此,為了擴大家校聯系的渠道,交流分層走班教學中的想法、意見,我校努力開辟多種溝通渠道,通過校訊通平臺、家委會、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保持交流。校訊通平臺是日常工作學習中最多使用的工具,教師可以利用它開展日常辦公與班級管理,同時,也可將學生在校情況以短信形式隨時通報給家長,家長可以短信方式將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反饋給老師;家委會則是代表家長們與學校交流意見的重要途徑,家長有好的意見和建議、對教師的要求,或者學校要求家長的配合,都可以通過家委會來溝通;家長會是學校與全體家長保持溝通的必要途徑,我校每學期都會召開家長會,使家長及時了解學校分層走班教學實施的情況、取得的進展、遇到的問題,并及時了解家長的意見,交流學生的思想、學習中的困難,從而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步,形成教育合力,確保學生在分層走班教學過程中健康成長。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我校實施分層走班教學兩年多時間以來,由于運作較為得當,教學成績有了顯著提高:在全縣創新實驗班選拔、升學考試中,我校學生連續幾年均名列前茅。在提升我校教學質量的同時,分層走班教學也大大提高了我校的社會影響力,得到了家長、上級教育部門的一致認可。
總之,分層走班教學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因材施教,體現了真正的教育公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了提高。相信只要我們堅守教育規律,認真細致地開展工作,分層走班教學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