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在他的《閏土》一文中,給我們描述了幾十年的歲月流逝在閏土身上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兒時的小伙伴沒有身份上的不平等意識,能夠歡樂地玩在一起,但長大成人后,往日的純真友誼一去不復返了。閏土在“我”面前畢恭畢敬叫了聲“老爺”,就在兩人之間劃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不要說什么幽默了,就連推心置腹的交流都不可能有了。
魯迅先生還說:“我有幾十年的老朋友,要點就是彼此略小節而取其大。”在他結交的朋友中,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人都有,他并沒有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地位低下而歧視他們。相反,他把它們都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一視同仁。對他們和他之間的分歧,他采取了“略小節而取其大”的寬容態度,始終以朋友的姿態和他們交往。
對比魯迅先生的兩段人生經歷,我們不難發現,要想使自己受到更多同學的歡迎,就必須平等待人。把對方當朋友來尊重,對方才能把自己也視作珍貴的朋友。
請記住,人與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的分別。古人說:“肉食者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表現出的就是一種可貴的平等意識。
我們沒有必要在老師或班干部面前擺出一副奴顏婢膝的樣子,也沒有必要在比自己弱小、或成績稍差的同學面前擺出一副優越的姿態。趨炎附勢中沒有平等,不會給自己帶來快樂;居高臨下里也同樣沒有平等,不會營造出快樂的生活氛圍。
有了平等的意識,堅持了平等待人的原則,我們就能贏得更多的尊重,受到老師的重視和同學的歡迎。
在班級里,在學習中,我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將來到了社會上,我們還要與外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我們必須依靠別人的支持,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必須在別人的幫助下,才能生活得更如意;必須得到別人的理解,才能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安慰和滿足。多層次、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這種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獲得,是與平等待人的原則分不開的。
除了與熟悉的人交往外,由于生活、工作的原因,我們還必須與大量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只有堅持了平等待人、平等相處的原則,才能更好地團結大家,與周圍更多的人都融洽相處。
時時刻刻都要有真誠的微笑。如果缺乏平等意識,那么即使在笑,那種笑容也多半是虛假的、做作的。媚笑、譏笑、驕笑和嘲笑,絲毫表現不出自己的誠意,自然也無法贏得別人的敬意了。
我們還必須注意,在別人面前嘻嘻哈哈、大聲喧嘩,不分時間場合地亂開玩笑,是很不莊重的、很不禮貌的行為,必須堅決避免。要知道,這并不是平等意識的表現,而是一種無教養、素質低的行為,是會讓別人反感的。
當然,過于謹小慎微也是很不好的,會讓人覺得你缺乏辦事能力,不善于與人溝通與交流,會讓你陷入孤立的境地。
我們要積極主動地與同學去交往,表現出無限的坦誠,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找到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感情的交流,增進大家的友情。在交往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同學、理解同學,決不強人所難,也決不對某件事刨根問底,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堅持平等待人的原則,時刻面露坦誠的微笑,就能讓你在人際關系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即使與別人有了摩擦,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也能在和顏悅色中順利解決。即使遇到了別有用心的人的不友好的攻擊,你也能獲得絕大多數人的支持,化險為夷。